《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原文赏析

  • duān
    biàn
    yóu
    zhū
    shàn
  • [
    sòng
    dài
    ]
    shì
  • jiān
    rèn
    suǒ
    shì
    shèng
    zhé
    liú
    lián
  • fén
    xiāng
    yǐn
    yōu
    zhuó
    míng
    kaī
    jìng
    yán
  • weī
    zhǐ
    hái
    zuò
    xiǎo
    chuāng
    yōu
    gēng
    yán
  • pén
    shān
    jiàn
    cǎo
    cāng
    rán
  • dēng
    zuì
    gāo
    yǎn
    jiè
    qióng
    qiān
  • biàn
    fēng
    zhào
    chéng
    guō
    zhèn
    yún
    tiān
  • shēn
    chén
    kuàng
    dàng
    suǒ
    biàn
    便
  • yōu
    xún
    weì
    yún
    luò
    shēng
    wǎn
    yān
  • guī
    lái
    suǒ
    gěng
    gěng
    qīng
    mián
  • dào
    rén
    weì
    qǐn
    dēng
    tóng
    shàn

原文: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相关标签:端午节纪游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坐小轿任性而往,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
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尝香茗与素斋。
蒙蒙细雨时作时停,清幽小窗更显妍丽。
这里四面环山,如坐盆中,难见太阳,草木自生自长,苍然一片。
登上寺内最高的塔,放眼观看大千世界。
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烟波浩渺,浮天无岸。
像卞山这样深厚沉静当然喜欢,也喜欢太湖吞吐云天,无所不容的旷荡气度。
游兴还没有结束,但村落中已经出现袅袅炊烟。
归来后记下今天的游历,心中挂怀无法入眠。
道潜也没有睡意,孤灯古佛,同参夜禅。

注释:
肩舆(yú):一种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用两根竹竿,中设软椅以坐人
胜:美景。辄(zhé):总是,就。
酌茗(míng):品茶。静筵(yán):指素斋。筵,酒席。
盆山:指寺庙四面环山,如坐盆中。
最高塔:指湖州飞英寺中的飞英塔。
卞(biàn)峰:指卞山,在湖州西北十八里,接长兴界,为湖州之主山。
震泽:太湖。
旷荡:旷达,大度。
耿耿:心中挂怀的样子。
墟落:村落。
道人:指僧人道潜,善诗,与苏轼、秦观为诗友.当时也在湖州。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作者在元丰二年(1079年)的端午节期间,刚刚到达湖州不久,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一同游览各个寺庙的情景。

在这个时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常会庆祝这一节日,其中包括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作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选择了与秦观一同游览湖州的各个寺庙,以此来感受节日的氛围和寻找灵感。

湖州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寺庙而闻名。作者刚刚到达湖州,对这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与秦观一同游览寺庙,不仅可以欣赏到湖州的美景,还可以了解到这个地方的宗教文化和人文历史。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以其清新的文风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受到赞赏。他也是一位善于观察和感受生活的人,与他一同游览湖州的寺庙,必定会给作者带来更多的启发和灵感。

通过这次游览,作者可以感受到湖州端午节的热闹气氛,观察到人们的欢乐和祈福的场景。这些景象将成为作者创作纪游诗的灵感来源,他将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湖州和端午节的感受,以及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总之,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作者在元丰二年的端午节期间,与秦观一同游览湖州各个寺庙的情景。通过这次游览,作者将获得灵感,创作出一首纪游诗,表达自己对湖州和端午节的感受和思考。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过多的华丽修饰,而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湖州五月的景物特点。诗人通过描绘微雨、山多障日、草木郁郁葱葱等景象,展现了江南五月的自然美景。诗人在描绘景物时,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之中。

诗人在描绘湖州飞英塔时,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诗人用“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来形容卞山的山色之佳和太湖的浩渺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两句诗被王安石赞赏,可见其意境之美。

诗人在达到高潮之后,通过插入两句议论,对眼前所见的自然美景发表了评论。诗人欣赏太湖的深沉大度和登高眺望的开阔景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最后四句描写了夜宿寺院的情景,与道人一同参禅,展现了诗人对寺院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湖州五月的景物特点,通过描绘微雨、山多障日、草木郁郁葱葱等景象,展现了江南五月的自然美景。诗人通过描绘湖州飞英塔和夜宿寺院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寺院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代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代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