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寄岑参》原文赏析

  • jiǔ
    cén
    cān
  • [
    táng
    dài
    ]
  • chū
    mén
    mén
    jiǎo
    dàn
    jiù
  • suǒ
    xiàng
    huó
    huó
    jūn
    lìng
    rén
    shòu
  • chén
    yín
    zuò
    西
    xuān
    yǐn
    shí
    cuò
    hūn
    zhòu
  • cùn
    jiāng
    tóu
    nán
    weí
    xiāng
    jiù
  • juē
    cāng
    shēng
    jià
    jiù
  • ān
    zhū
    yún
    shī
    chóu
    néng
    tiān
    lòu
  • míng
    tāo
    yuè
    kuàng
    háo
    qín
    shòu
  • jūn
    qiáng
    weī
    xiǎo
    rén
    kùn
    chí
    zhòu
  • weí
    nán
    yǒu
    chóng
    shān
    chuān
    jìn
    liū
  • shì
    jié
    dōng
    fēn
    weí
    shuí
    xiù
  • cén
    shēng
    duō
    xīn
    shī
    xìng
    shì
    chún
    zhòu
  • cǎi
    cǎi
    huáng
    jīn
    huā
    yóu
    mǎn
    xiù

原文: 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相关标签:重阳节怀人九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方欲应邀出门造访,又返回门内,那密集落地的雨点只是依然下个不停。
去往你家的道路泥泞,欲去看望于你,无法启行,想你想得我容颜消瘦。
我独自坐在西窗下深思不已,连吃饭也辨不清是黄昏还是白天。
虽然我距您的住处很近,却难得去与您会面一次。
唉,可怜!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被水淹毁的庄稼是无可挽救了。
怎么才能除去那可恶的云师?谁能去将那天漏处补住?
日、月隐去了光辉,禽兽在空旷的原野里哀号。
官员们勉强做出从容自得的样子,老百姓却困于泥泞而难以行走。
城南边有座终南高山,恐怕它也会被那急流的河水淹没漂走。
今天这个重阳佳节,东篱的菊花你在为谁开的这么好?
岑参先生有很多新诗,生性也特别喜欢香醇的美酒。
雨中,眼看着那样繁多的黄菊花,怎能使你的衣袖装满呢?

注释:
岑参:盛唐著名诗人,为杜甫诗友。
复:是再三再四。因为雨所困,故方欲出门访友,又复入门。
泥活活:读音“括”,走在泥淖中所发出的声音。
饭食错昏昼:阴雨不辨昏昼,故饭食颠倒。
寸步:是说离得很近。但难得去拜访。
云师:云神,名丰隆,一说名屏翳。畴:谁。
大明:即指日月。韬:韬晦。日夜下雨,故日月尽晦。
君子:指朝廷官员。逶迤:犹委蛇,从容自得的样子。小人:指平民和仆役。他们都是徒步,所以困于奔走。
溜:水流漂急。
纷披:是盛开,不能赏玩,所以说“为谁秀”。
新语:一作“新诗”,醇酣即醇酒,酣音宙。
黄金花:指菊花,古人多用菊花制酒。 《九日寄岑参》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诗人杜甫在长安面对长时间的连绵雨水和关中大饥的困境时所写下的诗作。根据《旧唐书·玄宗本纪》和《资治通鉴》的记载,长安一带连绵雨水长达六十多天,导致农田被淹没,庄稼无法收获。同时,杜甫的好友岑参已经辞去了安西四镇节度幕府书记职务,回到了长安。面对这样的局势,杜甫选择用诗来表达他对当时朝政的不满之情。 《九日寄岑参》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九日寄岑参》是杜甫写给岑参的一首寄赠诗,可以看作是一封诗歌体的书信。通常这类诗作都带有应酬性质,内容较为空泛。然而,这首诗却与众不同。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于不能与岑参共赏秋菊把酒论诗的遗憾和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天灾给苍生带来的苦难的关怀和同情。这首诗既有寄赠之作的特点,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问候,又涉及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即对于大雨成灾对苍生稼穑的关切和忧虑。

整首诗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出门复入门”到“难为一相就”,叙述了杜甫访岑参却因为大雨而无法前往曲江,虽然距离不远,但却倍感思念,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二段从“吁嗟乎苍生”到“小人困驰骤”,通过大雨联想到给苍生带来的灾害。虽然这一段似乎与岑参或杜岑的友谊没有直接联系,但细想起来,他们都是诗人,都关心民间的疾苦。因此,下一段内容又回到了作为诗人的岑参。

第三段从“维南有崇山”到全诗的结尾,归结到了岑参的诗歌创作活动。这一段既写出了杜甫与岑参这两位诗人之间的友谊,也表现出了杜甫对于民间疾苦的关心。有些诗论家认为这首诗的内容还涉及当时的朝政,据考证,天宝十三年秋天,大雨成灾,宰相杨国忠却向玄宗皇帝说:“雨虽多,不害稼也。”这是否真实,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杜甫对于苍生百姓的关心和同情是毫无疑问的。 《九日寄岑参》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唐代 杜甫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贫交行

唐代 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作 一作:为)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对雪

唐代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