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原文赏析

  • shuǐ
    lóng
    yín
    ·
    jiǎ
    chén
    suì
    shòu
    寿
    hán
    nán
    jiàn
    shàng
    shū
  • [
    sòng
    dài
    ]
    xīn
  • jiāng
    tiān
    nán
    lái
    rén
    zhēn
    shì
    jīng
    guān
    shǒu
    cháng
    ān
    lǎo
    xīn
    tíng
    fēng
    jǐng
    lián
    jiù
    zhū
    rén
    shén
    zhōu
    chén
    céng
    huí
    shǒu
    suàn
    píng
    róng
    wàn
    gōng
    míng
    běn
    shì
    zhēn
    shì
    jūn
    zhī
    fǒu
    (
    jūn
    zhī
    fǒu
    zuò
    gōng
    zhī
    fǒu
    )
  • kuàng
    yǒu
    wén
    zhāng
    shān
    dǒu
    duì
    tóng
    yīn
    mǎn
    tíng
    qīng
    zhòu
    dāng
    nián
    duò
    ér
    jīn
    shì
    kàn
    fēng
    yún
    bēn
    zǒu
    绿
    fēng
    yān
    píng
    quán
    cǎo
    dōng
    shān
    jiǔ
    dài
    nián
    zhěng
    dùn
    qián
    kūn
    shì
    liǎo
    weí
    xiān
    shēng
    shòu
    寿

原文: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相关标签:豪放典故祝寿爱国水龙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高宗皇帝南渡之后,有几个人能真正称得上是治国的行家里手?中原沦陷区的父老乡亲期盼北伐,翘首眺望,南渡的士大夫们也慨叹山河破碎,国土沦陷,半壁河山至今依旧。而那些清谈家们面对大片国土丧失,何曾把收复失地、挽救危局、统一国家放在心上?算起来,我为平定金兵,戎马倥惚,已征战了万里之遥。横枪立马把金人赶走,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留名青史,这才是真正读书人的事业。韩元吉啊,你是否明白这一点呢?
你的文章可以与韩愈齐名,被人视为泰山、北斗,你的家世尊贵显赫,门庭前的梧桐成荫,浓密清幽,一定会找来金凤凰。你生来就志在四方。今请看:若生逢其时,遭遇明主,你就回叱风云,显露头脚,大展身手。现在你虽然辞官在家,寄情于绿野堂的景色与平泉庄的草木,纵情于东山上的歌舞诗酒,但古代名相的志趣并未丢,为国捐躯的壮志也并未减。等到将来,有朝一日,你再出山重整社稷,收复中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之后,我再来为你举杯祝寿。

注释:
韩南涧:即韩元吉,辛弃疾居信州,与韩相邻,往来唱和频繁。
渡江天马:原指晋王室南渡,建立东晋,因晋代皇帝姓司马,故云天马,此指南宋王朝的建立。
经纶:原意为整理乱丝,引伸为处理政事,治理国家。
新亭风景:在今南京市南,三国时吴所建。东晋初渡江南来的士大夫,常在新亭饮宴。一次,周于座中感叹:“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大家都相视流泪,见《世说新语·言语》。此指南宋人们对河山废异的感慨。
夷甫:西晋宰相王衍的字。他专尚清淡,不论政事,终致亡国。
沉陆:也说陆沉,指中原沦丧。
平戎万里:指平定中原,统一国家。戎,指金兵。
山斗:泰山、北斗。《新唐书·韩愈传》曾说韩的文章“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此句赞扬韩元吉的文章。
桐阴:韩元吉京师旧宅多种梧桐树,世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辛弃疾和韩元吉的友谊和他们对抗金的雄心壮志。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被弹劾而退隐于上饶的带湖。而韩元吉则是曾任吏部尚书,退休后也居住在这个地方。由于他们都怀有抗金雪耻的决心,所以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三年后,也就是在岁次甲辰(1184年),正值韩元吉六十七岁的寿辰,辛弃疾为了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填写了这首词。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围绕着南宋时期的政治现实展开,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文献记载,对朝廷的腐败和清谈误国进行了批评。

首先,文章引用了《晋书》中关于晋元帝南渡建立东晋王朝的记载,以及童谣中对宋高宗南渡的暗示。这两句词语如高山坠石,劈空而来,力贯全篇,为后面的议论抒情奠定了基础。

接着,文章引用了《晋书》和《世说新语》中的典故,分别描述了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对官军的期待和南渡的士大夫们对山河变异的感叹。这部分内容揭示了宋室南迁近六十年来的社会现实,以及宋高宗的投降派形象。

然后,文章指责朝廷中一些大臣清谈误国,引用了《晋书》中关于王衍的记载和桓温对王夷甫的批评。通过这些典故,文章斥责南宋当权者使中原沦陷,不思恢复。

整篇赏析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文献记载,以及对南宋时期政治现实的批评,展现了作者对朝廷腐败和清谈误国的忧虑和不满。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引用,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宋代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

宋代 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宋代 辛弃疾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