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渔父词》原文赏析

  • 西
    jiāng
    yuè
    ·
  • [
    sòng
    dài
    ]
    xīn
  • qiān
    zhàng
    xuán
    xuē
    cuì
    chuān
    luò
    jīn
    bái
    ōu
    lái
    wǎng
    běn
    xīn
    xuǎn
    shèn
    fēng
    rèn
  • bié
    feí
    kān
    kuài
    qián
    cūn
    jiǔ
    meǐ
    chóng
    zhēn
    qiān
    nián
    wǎng
    shì
    chén
    chén
    xián
    guǎn
    xìng
    wáng
    shèn

原文: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


相关标签:写水写景抒情感慨西江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陡峭的绿崖有千丈余高,落日照在江面上泛着金光。白鸥翔游是它的天性,既然风波无法预料又何必管它?
鱼肥美新鲜,正是吃鱼的好时节,前村好酒值得喝干了再斟。前事已随时间深埋,兴盛或是衰败又有何关系?

注释:西江月:词牌名,此体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削翠:陡峭的绿崖。
一川:犹满川。镕金:熔化金属。亦特指熔化黄金。
选甚:不论怎么。
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脍:把鱼切成薄片。
沉沉:悠远。
则甚:做甚,做什么。 《西江月·渔父词》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他被任命为湖北的转运副使。这一年,他离开了他熟悉的临安,踏上了一艘船,开始了他在江上的航行。

船行江上,辛弃疾的目光不禁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他看到了采石矶,这是一座位于江边的石头矶,它的存在给他带来了灵感。在这个美丽的景点,辛弃疾创作了这首词。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石矶的美景。他描述了江水的波光粼粼,石头的峭壁陡峭,以及江边的芦苇摇曳。他用诗意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

然而,这首词并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绘,它还蕴含着辛弃疾内心的情感。在江上航行的过程中,辛弃疾不禁思考起自己的人生。他回忆起了他在临安的往事,思考着他的过去和未来。这首词成为了他内心情感的宣泄,他通过词中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辛弃疾在淳熙五年舟行江上经过采石矶时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感受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让他思考了自己的人生。这首词成为了他情感的宣泄,同时也是他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次探索。 《西江月·渔父词》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解读和分析。这首词是作者通过江行采石的经历所感悟而成,虽然自称是“戏作”,但实际上寄托了深远的思考。

上片描写了江行所见。词中的“千丈悬崖”一句描绘了江岸的高峻陡峭,“削翠”一句则形容了江岸壁立如削,但却草木葱茏。接着引用了廖世美的《好事近》词中的“落日水镕金”一句,形容落日的余辉照射在江面上,使江水像镕金一样灿烂。通过这些描写,作者展现了采石水光山色的壮美。词中的“白鸥”一句描写了江上的沙鸥,它们在江上自由飞翔,与人和谐相处;而“选甚”一句则描写了江上的游人,他们乘舟遨游,任其所之。这些描写表达了江行的安闲和舒适。

下片则写江行所感。词中的“别浦”一句描写了江行的生活,指的是长江沿岸水产丰富,鱼蟹肥美,可供享用。而“前村”一句则表示在前行的途中有江村可以沽酒。词中的“重斟”二字表明作者对酒的热爱。通过引用苏轼的《渔父》词中的几句,作者表达了对酒的态度。采石作为江防要地,历代南北战争都在此渡江。作者通过提到历史上的战事,表达了采石作为历史见证的意义。最后的“千年”二句表达了对历史变革和王朝兴衰的漠视和不关心,反映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江行采石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西江月·渔父词》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代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临江仙·探梅

宋代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宋代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