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乐七首·其一》原文赏析

  • tián
    yuán
    shǒu
    ·
  • [
    táng
    dài
    ]
    wáng
    weí
  • yàn
    jiàn
    qiān
    mén
    wàn
    jīng
    guò
    beǐ
    nán
    lín
  • guān
    míng
    yǒu
    kōng
    tóng
    sàn
    rén

原文: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相关标签:田园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经常看到那些住在高大的官府和深深的庭院里的官宦人家,他们经常出入北边的邻居,与上层社会的人来往频繁。追求名利的人常常去官府出入,那么在山中隐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

注释:厌见:饱见。也有一种说法是“出入”。官府:也有一种说法是“蹀躞”。鸣珂:指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追求名利的人。崆峒:指仙山。 《田园乐七首·其一》译文及注释详情»

讲解

《田园乐七首》是一首具有鲜明设色和细节描画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桃花、柳丝和莺啼等春天的景物,诗人成功地捕捉到了春天的特征。在这首诗中,桃花、柳丝和莺啼都被具体地提及,相比于一般提到花和鸟的诗歌,更容易唤起读者的直观印象。此外,诗人还通过描述“宿雨”和“朝烟”来描写“夜来风雨”,这种手法同样具有艺术效果。在描绘景物的基础上,诗人还运用了“红”和“绿”两个颜色字,使得景物更加鲜明和怡目。读者读到这首诗时,眼前会展现出一幅柳暗花明的图画。 《田园乐七首·其一》讲解详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照片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被称为“诗佛”,被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之一,现存有他的诗作400余首,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包括《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受到禅宗的影响很大。他的名字和字“摩诘”来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他的书画也非常有名,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此外,他还精通音乐。他与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王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合。

猜您喜欢

春晚书山家

唐代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归园田居·其六

魏晋 陶渊明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田园乐七首·其四

唐代 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