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万贯,出没都城长安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
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
一个人能以双手拉开雕有图画的铁弓,虽然有层层包围的敌人骑兵,但在他眼中却像身处无人之地一样。
侧身坐在马鞍上,从容调配好弓箭,箭射出去,敌方的许多头目纷纷落马。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刚刚结束,就坐在高高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轩殿赐给他们以侯爵的印信,让这些将军佩上步出了明光宫。
注释:
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盛产美酒。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
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当时著名的勇士盖勒、荆轲、秦舞阳都到过咸阳,这里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战的地方。
苦:一作“死”。
擘:张,分开。一作“臂”。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
重:一作“群”。
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
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汉宣帝时,匈奴内乱,自相残杀,诸王自立分而为五。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欢宴:指庆功大宴。
云台:东汉洛阳宫中的座台,明帝时,曾将邓禹等二十八个开国功臣的像画在台上,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轩:殿前滥槛。
明光宫:汉宫名,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秋建。
《少年行四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的作品以山水诗和田园诗为主,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情的热爱。
《乐府诗集》是王维的一部诗集,其中的第六十六卷收录了四首诗,这四首诗是在《结客少年场行》之后录入的。根据陈铁民的《王维年谱》和这些诗所反映的内容来看,这四首诗应该是王维早期创作的,大约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
安史之乱是唐代的一次重大政治动乱,发生在公元755年至763年间。这场动乱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变得困苦艰难,社会秩序也被打乱,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王维的这四首诗却展现了一种少年游戏的精神面貌。这些诗描绘了少年们在自然环境中玩耍、嬉戏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种少年游戏的精神面貌与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王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理解。
通过这四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维早期创作的独特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王维的才华和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成为了王维文学创作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少年行四首》创作背景详情»
通过描绘侠少的欢聚痛饮,展现了他们豪纵不羁、风流倜傥的形象。诗中使用了“新丰美酒斗十千”和“咸阳游侠多少年”等形象生动的描写,突出了酒的名贵和侠客的尊贵地位。诗中还表达了侠客们相逢意气、为君饮的情感,强调了他们重义轻生死、勇于救人危难的精神。最后,诗人通过描写他们把马系在高楼垂柳边,将“为君饮”的愿望变成现实,进一步烘托了侠客们的形象。整首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侠客们豪情万丈的精神世界,令人敬慕。 《少年行四首》赏析详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被称为“诗佛”,被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之一,现存有他的诗作400余首,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包括《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受到禅宗的影响很大。他的名字和字“摩诘”来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他的书画也非常有名,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此外,他还精通音乐。他与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王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