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原文赏析

  • lóu
    chūn
    ·
    huáng
    jīn
    zhī
  • [
    sòng
    dài
    ]
    liǔ
    yǒng
  • huáng
    jīn
    zhī
    fēng
    guāng
    yíng
    jīn
    guǎn
    chūn
    kōng
    lán
    dēng
    xiǎo
  • fèng
    lóu
    shí
    èr
    shén
    xiān
    zhái
    zhū
    sān
    qiān
    jīn
    jìn
    liù
    jiē
    yóu
    kuáng
    shā
    yún
    zōng
    bìng

原文: 皇都今夕知何夕。特地风光盈绮陌。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晓夜色。
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相关标签:节日元宵民俗玉楼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晚京城不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到处都是美丽神奇的景象。各种乐器有如万马齐鸣,涤荡着京城的夜空。蜡炬兰灯熊熊燃烧,亮如白昼。

灯红酒绿的街上青楼妓院随处可见,那些出来游冶闲逛的妓女像鸩鹭一样成群结伴。金吾子对妓女成群在街上游冶视若无睹,任其随意拉客。游冶狎妓的行为已经到了疯狂至极的地步。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皇都:指北宋都城汴京。
特地:特意。特别。
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
风楼:指宫内楼阁,也指妇女居处。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指代豪门贵族。
鸩鹭客:鸩和鹭是两种鸟,飞行有序,排列整齐,因以比喻朝廷中文武百官。
金吾不禁:取消夜禁。金吾:官名,掌管京城的戒备防务。据韦述《西京杂记》云:“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救许金吾驰禁。”
云踪、雨迹:比喻男女欢爱的情事。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个繁华喜庆的元夕夜景。在皇都的街道上,华灯宝炬照亮了整个城市,金色和翠绿的光芒闪耀夺目。月色和花光交织在一起,增添了浪漫的氛围。歌声和吹奏声充斥着整个夜空,人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形成了一幅节日的盛景。

在这个夜晚,皇宫的金吾卫不再禁止民众进入,人们尽情地游览和娱乐。其中一位自称为“才子词人”的柳三变感到非常欣喜,他被这热闹的氛围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歌颂太平盛世的《玉楼春》。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描绘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场景,展示了皇都元夕的狂欢盛况。通过描绘华灯、月色、花光和欢声笑语,以及柳三变的欣喜之情,词作者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祝福。这篇创作背景为《玉楼春》的词曲创作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情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词的主题是京城夜晚的热闹与繁华。词人可能是刚到京城时写下的这首词。上片描写了京城夜晚的喧闹景象,下片则选取了个别情景描绘,特别是妓女游荡的情景,以此来表达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

词的开头写道:“皇都今夕知何夕?特地风光盈绮陌。”词人初到京城,对这里不夜城般的繁华与热闹感到陌生,充满了探究与好奇。特地风光指的是与别处不同的风物人情。这句话总结了全文的主题。

接下来的两句“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晓夜色。”通过对仗工整的表达,描绘了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的一面,人民安居乐业。

“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这两句采用了互文见义的写法,通过虚指的手法,揭示了京城风月场所的繁荣,但也暗示了社会风气的低靡不振。

最后一句“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通过浓墨重彩的描写,对前文进行了总结。这句话表达了对京城夜晚繁华景象的深刻印象。

词人一生常常出没于烟花之地,写下这首词可能并没有深刻的主旨。但通过他平实的描写,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梗概。京城自古以来就是富贵显赫、商家大贾云集之地,其中的“光盈绮陌”、“蜡炬兰灯”不言而喻。而“珠履三千”、“金吾不禁”更令人回味,官员与民同乐,不再作威作福,似乎是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缓和的象征。然而,这些与遍布京畿的“三千”妓女相配,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巧妙讽刺。所谓的百年太平,实际上已经不太平了,潜在的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柳永的照片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倾杯乐·禁漏花深

宋代 柳永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抃。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宋代 柳永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早梅芳·海霞红

宋代 柳永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