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乐·尽日凭高目》原文赏析

  • 西
    píng
    ·
    jìn
    píng
    gāo
  • [
    sòng
    dài
    ]
    liǔ
    yǒng
  • jìn
    píng
    gāo
    mài
    mài
    chūn
    qíng
    jiā
    jǐng
    qīng
    míng
    jiàn
    jìn
    shí
    jié
    qīng
    hán
    zhà
    nuǎn
    tiān
    cái
    qíng
    yòu
    yān
    guāng
    dàn
    dàng
    zhuāng
    diǎn
    píng
    yuǎn
    shù
    àn
    níng
    zhù
    tái
    xiè
    hǎo
    yīng
    yàn
  • zhèng
    shì
    fēng
    fán
    hóng
    nèn
    绿
    chèng
    yóu
    nài
    xún
    fāng
    bàn
    qín
    lóu
    fèng
    chuī
    chǔ
    guǎn
    yún
    yuē
    kōng
    chàng
    wàng
    zài
    chù
    sháo
    huá
    àn
    kān
    xiàng
    wǎn
    cūn
    luò
    shēng
    shēng

原文: 尽日凭高目,脉脉春情绪。嘉景清明渐近,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晴又雨。烟光淡荡,妆点平芜远树。黯凝伫。台榭好、莺燕语。
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奈阻隔、寻芳伴侣。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怅望、在何处。寂寞韶华暗度。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


相关标签:春天抒情寂寞惆怅西平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整日凭高望远,只能默默地用眼神来观赏春光的情绪。渐渐接近清明时节的美好景致。正是还有轻微寒意和刚刚开始暖和的时候。天气才微微晴朗却立即又开始下起雨来。春天的水汽和风光柔和恬静,装点着平旷原野上的树枝。黯然伤神地凝视、伫立。高台上的建筑有黄莺在低声细语。
正是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多少繁茂的红花,嫩绿的叶子,吸引人们优雅地说“游春赏景去”。无奈与寻芳伴侣相阻隔。曾在秦地的高楼上与弄玉吹奏宛如凤凰鸣叫的箫声。曾在楚地的旅馆中与某位女性约会。徒然惆怅地遥望和自己约会的女性现在在什么地方。美好的年华只能默默度过。怎么能够忍受对着傍晚。村庄里一声声报告春残的杜鹃叫。

注释:
西平乐:词牌名,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小石调”。
凭高日:登高远眺。
脉脉春情绪:此句既写春天温和之景,亦写心情,之春情“脉脉”二字又可作脉脉相视解,则春色与我心相融为一,彼此相许。
轻寒乍暖:天气刚转暖,但仍有微寒之意。
淡荡:轻轻飘荡。
平芜(wú):平旷的原野。
黯:黯然伤神。
雅称:对人称说。
“奈阻隔”句:本欲寻伴同游,无奈被山川阻隔,意为与情人天各一方。
秦楼:歌馆妓院。下句“楚馆”意同。凤吹:彩凤吹箫。
云约:朝云相约。彩凤、朝云,皆当时妓女喜用名。
韶华:美好的年华。
可堪:哪堪,不堪。
杜宇:指杜鹃,传说为望帝魂魄所化。杜宇为传说中的古蜀国开国国王。公元前1057年,鱼凫王杜宇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号称蜀。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杜宇退而隐居西山,传说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鹃鸟为杜鹃。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作鹃鸟,后因称杜鹃为“杜宇”。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西平乐》是柳永早年创作的一首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柳永早年是汴京有名的风流才子,他经常出入歌楼酒肆,游走在烟花巷陌之间,整日里浅斟低唱,自视甚高,傲视王侯。然而,后来他的仕途屡遭挫折,不得志于官场,只能四处流浪,生活艰辛。在这段坎坷的生活中,柳永写下了许多描写自己旅途中的苦闷和对往事的怀念的词章,《西平乐》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词表达了柳永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也抒发了他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这首词,柳永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流浪生活中的心境和情感变化。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他们曾有过约定,但现在却只能空怅望,不知她在何处。最后一句“寂寞无侣”,点明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这段五言三句,节奏平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无奈。



整首词以春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春日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思念。上片以春日美景为主题,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春景的观望和感受。下片则以触景伤情、寂寞无侣的悲哀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爱情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受。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借指等,使词意更加深入人心。同时,词人运用了平仄、押韵等音韵手法,使词句音韵和谐,节奏流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柳永的照片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

宋代 柳永

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曲玉管·陇首云飞

宋代 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八六子·如花貌

宋代 柳永

如花貌。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渐作分飞计料。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争克罢同欢笑。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遣时传音耗。漫悔懊。此事何时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