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原文赏析

  • dié
    ·
    jiàn
    jiào
    fāng
    jiāo
    míng
    meì
  • [
    sòng
    dài
    ]
    liǔ
    yǒng
  • jiàn
    jiào
    fāng
    jiāo
    míng
    meì
    lái
    gāo
    chén
    mǎn
    qiǎn
    táo
    shēn
    xìng
    lòu
    rǎn
    fēng
    cái
    yín
    táng
    jìng
    lín
    diàn
    zhǎn
    yān
    xiù
    cuì
    guī
    jiǎ
    píng
    kaī
    yīn
    qíng
    leí
    yún
    zhōng
    chuī
    yóu
    biàn
    péng
    lái
  • pái
    huái
    qián
    hòu
    sān
    qiān
    zhū
    shí
    èr
    jīn
    chaī
    xià
    chē
    chéng
    yàn
    jìn
    chūn
    tái
    hǎo
    yōng
    róng
    dōng
    shān
    kān
    xiào
    ào
    beǐ
    hǎi
    zūn
    qiě
    zhuī
    peí
    fèng
    chí
    guī
    gēng
    chóng
    lái

原文: 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无奈玉蝴蝶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天来了,京郊的景色渐渐鲜妍悦目。昨夜下了一场春雨,洒湿凡尘。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露水将它们染色,春风为它们裁衣。安静的银白色的水塘,水面的波纹就像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一样,从岸边一层推一层,形成如鱼鳞一样的水上画面。云雾缭绕的山峰已然翠绿,像龟背一样的丘陵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的美丽。权贵郊游的乐队吹起鼓乐,声音如雷,在云雾间环绕。我游遍了山间美景。
遇到权贵的车仗,我徘徊在车仗周围观看。权贵带了许多女眷和文人,他们下车摆设野餐,餐饮的场所都选择风景美好的地方。权贵带来的妓女雍容华贵,他真有东晋谢安的儒雅之风。而陪他饮酒之人都极善饮酒,可以和汉献帝时的孔融媲美。姑且也追随他做个陪客,像他这么大的官郊游厌足回到京城了,哪能再来呢!

注释:玉蝴蝶:词牌名。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亦有九十八字体。
渐觉:渐渐让人感觉到。芳郊:京郊的景色。明媚:鲜妍悦目。
膏雨:即春雨。古有谚语“春雨贵如油”,故称春雨为膏雨。膏:油脂。
满目浅桃深杏: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因为桃花颜色相对浅淡,故称浅桃;而杏花颜色相对深艳,因此称深杏。
露染风裁:露水将它们染色,春风为它们裁衣。
银塘静:银白色的水塘非常安静。银塘:水塘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银光,故称银塘。
鱼鳞:形容水波的形状好像鱼鳞一样。簟(diàn)展: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簟:坐卧用的竹席。
烟岫(xiù):指云雾缭绕的山峰。龟甲:指地面隆起的像龟背一样的丘陵。
殷晴雷:指鼓乐声如雷声一样洪亮。殷:象声词,震动的声音。晴雷:晴天之雷。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未知,但可以确定这首词是作为赠礼而创作的。根据词的下片可以推测,这首词是赠送给一位地方主官的,但具体的姓氏并不清楚。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词人在写作这首词时花费了很多心力。上片前三韵描绘了美丽的春色,为宴饮创造了美好的背景。第四韵开始,通过描写乐声来引出宴饮的序幕,作为下片正面描写宴饮的过渡。词人用晴空的震雷和云中的仙乐来比喻乐声,将所游之地比作蓬莱仙境,旨在突出宴饮的非凡之处。

下片正面描写了宴饮,使用了古代文献中的词语,如“集旟”、“下车”、“春台”,并且连续使用了典故,如“三千珠履”、“十二金钗”,前者写宴客之众贵,后者写表演者之多美。词人还使用了对偶句,将几个典故巧妙地排列在一起。词人自己只是盛宴中的一个“追陪”的角色,通过“凤池归去,那更重来”一句表达了对盛宴难得的欣喜之情。

词人在写作这首词时费尽心力,可能是因为应酬的无奈。然而,这样的写作方式显得有些俗气,尤其是下片的语言显得生硬板滞,缺乏流畅和清明之美。

这首词值得一读之处主要在于上片前三韵的景语。不论是描绘的景色还是使用的语言,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柳永的照片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曲玉管·陇首云飞

宋代 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八六子·如花貌

宋代 柳永

如花貌。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渐作分飞计料。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争克罢同欢笑。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遣时传音耗。漫悔懊。此事何时坏了。

双声子·晚天萧索

宋代 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