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离宴殷勤》原文赏析

  • qīng
    beī
    ·
    yàn
    yīn
    qín
  • [
    sòng
    dài
    ]
    liǔ
    yǒng
  • yàn
    yīn
    qín
    lán
    zhōu
    níng
    zhì
    kàn
    kàn
    sòng
    xíng
    nán
    qíng
    zhī
    dào
    shì
    shàng
    nán
    shǐ
    使
    hào
    yuè
    cháng
    yuán
    cǎi
    yún
    zhèn
    suàn
    rén
    shēng
    beī
    beī
    qīng
    bié
    zuì
    zhèng
    huān
    biàn
    便
    fēn
    yuān
    leì
    liú
    qióng
    liǎn
    huā
    zhī
    chūn
    dài
  • cǎn
    dài
    é
    yíng
    yíng
    gòng
    àn
    rán
    xiāo
    hún
    chóng
    xié
    shǒu
    huà
    bié
    lín
    xíng
    yóu
    zài
    sān
    wèn
    dào
    jūn
    pín
    ěr
    pàn
    zhī
    duō
    shào
    shēn
    méng
    píng
    shēng
    dān
    cóng
    jīn
    jìn
    píng
    lín

原文: 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最苦正欢娱,便分鸳侣。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
惨黛蛾、盈盈无绪。共黯然消魂,重携素手,话别临行,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频耳畔低语。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从今尽把凭鳞羽。


相关标签:写人妻子离别倾杯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离别的宴席上,我们彼此更加深情厚意,待发的木兰舟仍停泊在岸边,不忍离去。转瞬间来到了送别的地方。明知世上难以让明月长久圆满,也知道彩云不可能常相聚。我料想人生最悲伤的莫过于离别的悲伤,最痛苦的莫过于让一对正在热恋欢乐的情侣突然分离的痛苦。她那流着眼泪的玉脸,就像春天里一枝带雨的梨花,娇美而令人怜惜。

她皱着黛眉,心里盈盈无头绪。我和她一起沮丧伤心,再次拉着她的玉手,临行话别时,她还反复地在我耳边问道:你真的必须离去吗?不知有多少过去的深情的盟誓、一生的情书,从今以后全都只能凭借鱼雁来传递了。

注释:
倾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古倾杯》、《倾杯乐》等,《乐章集》有七调,此词为“歇指调”。双调一百八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
离宴:饯别的宴席。殷勤:指反复叮嘱。
兰舟: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南浦:指水边的送别之所。
情知道:明明知道。
彩云:本指仙人所驾之云,后用以借指情人远去。镇聚:长聚。
轻别:轻易别离,动辄即别离。
“泪流”两句:眼泪流在琼玉般鲜嫩的脸上,好像春雨洒在洁白的梨花上一样。琼:琼玉,形容肤色白嫩。
黛蛾:黛眉。盈盈:本谓水之清澈,此处谓泪水晶莹。
黯然消魂:即“黯然销魂”,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犹自”二句:为“频耳畔低语,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之倒装。须,必须,一定。
他日:来日,日后。
丹素:赤诚纯洁的心。
把凭:“把”后省略“之”,意谓将其托付给。鳞羽:即鱼雁。古代有鱼雁传书之说,因此以鱼雁代书信。 《倾杯·离宴殷勤》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观词中景物与柳永另外一首词《雨霖铃·寒蝉凄切》的相似之处,认为这两首词应该是同时期创作的,可以看作是《雨霖铃·寒蝉凄切》的副歌。根据研究,这两首词写于景德四年(1007年)秋,当时柳永准备离开汴京,亲友们前来送行,其中包括柳永的妻子,这两首词就是写给她的。 《倾杯·离宴殷勤》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词以离别为主题,描写了词人与妻子的分别场景和内心的感慨。词的上片以离别前的景和情为开篇,通过描写妻子在送别宴席上的殷勤劝酒和叮咛,表达了两人不忍离别又不能不离别的悲哀和无奈。词人将送别地点设在水边,用“兰舟”、“南浦”来形容,暗示了小舟仿佛也不忍离别的情感。时间转瞬即逝,最后分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接下来的部分并没有继续描写送别的情景,而是由叙而议,直接抒写词人内心的感慨。通过比喻月亮不会一直圆,彩云不会一直聚集在一起,暗示了人与人总要分手,总有离别的时刻。虽然理智上明白聚散无常,但感情上却无法忍受别离的痛苦。最后一句“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表达了人生中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轻易离别。而“最苦正欢娱,便分鸳侣”则深化了这种感受,指出“鸳侣”分别已经是很苦的事情,但更苦的是在“正欢娱”时分别,心中的苦涩无法言表。

当词人从沉思中回到现实时,他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子泪流满面,形容她的面容如梨花一枝春带雨。这两句引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既清雅又别致,美丽而感伤。词人看到这样一位多情女子的孤独无依的情态,必然更加心旌摇荡,黯然神伤。上片以这样凄美的情境结束,给读者留下了“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动人形象,以及“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感伤之情。 《倾杯·离宴殷勤》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柳永的照片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送征衣·过韶阳

宋代 柳永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鹓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蝶恋花·凤栖梧

宋代 柳永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倾杯·冻水消痕

宋代 柳永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染长堤芳草。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楼迥眺。
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阳偏早。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榭,烂漫莺花好。追思往昔年少。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