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冻水消痕》原文赏析

  • qīng
    beī
    ·
    dòng
    shuǐ
    xiāo
    hén
  • [
    sòng
    dài
    ]
    liǔ
    yǒng
  • dòng
    shuǐ
    xiāo
    hén
    xiǎo
    fēng
    shēng
    nuǎn
    chūn
    mǎn
    dōng
    jiāo
    dào
    chí
    chí
    shū
    jǐng
    yān
    lòu
    rùn
    piān
    rǎn
    cháng
    fāng
    cǎo
    duàn
    hóng
    鸿
    yǐn
    yǐn
    guī
    feī
    jiāng
    tiān
    yǎo
    yǎo
    yáo
    shān
    biàn
    zhuāng
    meí
    dàn
    sǎo
    qiān
    xián
    weī
    lóu
    jiǒ
    tiào
  • dòng
    shāng
    chūn
    huái
    怀
    bào
    niàn
    chù
    sháo
    yáng
    piān
    zǎo
    xiǎng
    kàn
    kàn
    míng
    yuán
    fāng
    xiè
    làn
    màn
    yīng
    huā
    hǎo
    zhuī
    wǎng
    nián
    shào
    nín
    jiǔ
    tīng
    liáng
    jīn
    mǎi
    xiào
    bié
    hòu
    àn
    guāng
    yīn
    duō
    shào

原文: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染长堤芳草。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楼迥眺。
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阳偏早。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榭,烂漫莺花好。追思往昔年少。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


相关标签:春天写景羁旅抒情孤寂倾杯

译文及注释

译文:冰雪融化得无影无踪,晨风让人感觉暖意无比,东郊道路两旁满眼春光。阳光温暖,景色宜人,调和滋润的云露,尽染长长堤岸上那无边的芳草。失群的孤雁忧戚的往回飞去,江水和天边连成一线,杳杳幽远。远山已改变了原有的颜色,用尽目力远望千里之外的山峰,犹如淡扫娥眉。静静的凭靠着高楼的栏杆,我独自远眺。

注释:倾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古倾杯》、《倾杯乐》等,《乐章集》有七调,此词为“林钟商”。双调一百八字,上片十二句五仄韵,下片八句六仄韵。
冻水:冰水。消痕:这里是融化的意思。
迟迟:舒和的样子。淑景:日影,此指春天的阳光。景,通“影”。
断鸿:失群的孤雁。
杳杳:悠远。
目极千里:纵目千里。
危樯:高耸的桅杆。迥眺:远望。
韶光:春光。
帝里:帝京,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烂漫:色彩鲜丽。继日恁:天天如此。
量金:用量器计量黄金,喻不惜重价。买笑:指狎妓。 《倾杯·冻水消痕》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以婉约清新、情感真挚而著称。在他的词作中,常常描绘江南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情趣。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正是在柳永游历江南时的冬春之交。

词中提到了“冻水消痕”,这说明此词作于寒冷的冬季。冬天的江南,虽然没有北方那样严寒的天气,但也有寒冷的冻水。这一景象与江南的温暖气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而词中还提到了“长堤芳草”,这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景象。江南地区水乡众多,河道纵横交错,沿岸的长堤上常常生长着茂盛的芳草。这些芳草在冬春之交的时候,可能已经开始抽芽,给人一种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

综合来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应该是在柳永游历江南时的冬春之交。在这个时候,江南的冻水正在消融,长堤上的芳草也开始抽芽。柳永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江南的美景,于是创作了这首描绘江南风景的词作。这首词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表达了柳永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倾杯·冻水消痕》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词以描写春日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运用韵律手法,展现了早春的美丽和词人内心的情感。

词的上片以描写春日的景色为主,通过使用四字骈偶句和短句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早春的景物。词的开头以“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来描写冰雪融化和晨风送暖的景象。接着,词中运用了“春满东郊道”来表达春天充满了整个郊野的意境。通过使用动词“消”、“生”、“满”,词中展现了春天的变化和活力。接下来的“迟迟淑景”和“烟和露润”则表达了春阳的和暖和烟雾的湿润,进一步渲染了早春的气氛。最后一句“偏绕长堤芳草”描绘了长堤上绿草如茵的景象,表现了春阳和烟露对万物的滋润。接着,词中出现了“断鸿”一词,将场景从长堤提升至天空,描绘了北归的鸿雁的身影,衬托出江天的广袤和悠远。最后三句“遥山白远天”以拟人的笔法描写了刚刚染上新绿的远山,给人以闲雅秀逸之感。结尾的“目极千里”则表明这些景色并非词人亲自游览所见,而是他站在危楼上远眺所得。

然而,尽管春景如此美丽,词人却无意来游览,这其中必有缘故。词中的“断鸿”意象透露了一些信息,词人选择了一只失群的孤雁,为下片的抒情感埋下了伏笔。

下片以“动几许、伤春怀抱”为开头,通过“动”字的引导,将上片描绘的春景与词人内心的“伤春怀抱”联系起来。这一关键词与上片的“断鸿”意象相呼应,正是词人自身形象的喻托。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念”、“想”、“追思”等词语,逐层展开词人内心的情感。整首词所抒发的正是词人对春天的思念和伤感。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运用韵律手法,这首词展现了早春的美丽景色和词人内心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倾杯·冻水消痕》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柳永的照片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少年游(十之八·林钟商)

宋代 柳永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宋代 柳永

昭华夜醮连清曙。金殿霓旌笼瑞雾。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
香罗荐地延真驭。万乘凝旒听秘语。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

定风波·伫立长堤

宋代 柳永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
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