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原文赏析

  • zhú
    ·
    dēng
    leǐ
    huāng
    liáng
  • [
    sòng
    dài
    ]
    liǔ
    yǒng
  • dēng
    leǐ
    huāng
    liáng
    weī
    tíng
    kuàng
    wàng
    jìng
    lín
    yān
    zhǔ
    duì
    guà
    xióng
    fēng
    kǎn
    weī
    shōu
    fán
    shǔ
    jiàn
    jiào
    jīng
    qiū
    cán
    chán
    zào
    wǎn
    shāng
    shí
    lǎn
    jǐng
    xiǎng
    qián
    huān
    zhǐ
    shén
    jīng
    feī
    feī
    yān
    shēn
    chù
  • xiàng
    chéng
    zhuī
    gǎn
    xīn
    chóu
    rén
    nán
    píng
    gāo
    jìn
    níng
    zhù
    yíng
    xiāo
    hún
    ǎi
    feī
    weī
    míng
    líng
    luàn
    xiāo
    suǒ
    jiāng
    chéng
    nán
    lóu
    huà
    jiǎo
    yòu
    sòng
    cán
    yáng

原文: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相关标签:羁旅抒怀感慨孤寂愁苦秋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孤立的营垒,看去一片荒凉,从危亭上从台上远望,静视着沙洲上都是烟云茫茫。面对着雌霓下起雨来,突然一阵狂风吹拂栏槛,微微赶走了夏季的炎热。渐渐感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鸣叫的秋蝉呜噪着,天晚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新景。我观览着眼前景物,想起往日的欢情,指点京都,就是那似烟非烟的彩云深处。
面对如此情景,我不由得伤感,新愁添加,故人难于相见。我登高凭栏整日里望远,最后百感交集。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城南角楼吹响了音乐,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

注释:
竹马子:词牌名。
孤垒:孤零零的昔日营垒。垒:军用建筑物。
危亭旷望:在高亭上远望。
烟渚:笼罩着雾气的水中沙洲。
雌霓挂雨:彩虹横空,天地间还带有雨水的湿气。雌霓:彩虹双出,色彩鲜艳为主虹,色彩暗淡为副虹,雌霓是副虹。
雄风拂槛:强劲之风吹拂栏杆。
微收烦暑:闷热的暑气稍有收敛。烦:一作“残”。
一叶惊秋:见一片黄叶落下,猛地意识到秋天来了。
残蝉噪晚:经历了夏天而残余的蝉在晚暮时分叫得更加起劲。
素商时序:秋天接着次序即将代替夏天到来。素商:秋天。时序:春夏秋冬的代换次序。
前欢:从前与故人欢聚的情景。
尽日:整天。
赢得:换得。消魂:情思惆怅。
极目:尽力远望。霏微:朦胧的样子。
暝:天黑。
萧索:萧疏冷落。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句则写情,属虚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词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悲苦的离情别绪的氛围。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词意更加深远。例如,“雌霓”和“雄风”这两个词语的运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夏秋之交的特殊景象,还通过对时序变换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词意的表达。另外,词中的“一叶惊秋,残蝉噪晚”这一句,通过对秋天的描绘,点明了词人的悲秋情绪。

词人还通过对“想前欢”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词中的“新愁易积,故人难聚”这一句,通过对离别后旧情难忘和新愁不断增加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词人无法排遣离愁的心情。

最后,词人通过对黄昏的描写,衬托和强化了悲苦的离情别绪。特别是结尾的“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这一句,通过对残阳的萧索景象的描写,将个人的离愁别恨拓展为对人世兴衰的浩叹,使整首词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悲苦的离情别绪的氛围。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词意更加深远。整体情绪沉郁,意境雄浑苍凉,展现了柳永的艺术造诣。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柳永的照片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宋代 柳永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

宋代 柳永

玉肌琼艳新妆饰。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阿娇金屋,应也消得。
属和新词多俊格。敢共我勍敌。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

留客住(林钟商)

宋代 柳永

偶登眺。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
旅情悄。远信沈沈,离魂杳杳。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