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宫门前,有铜人托盘用来盛放天露。皇宫里景色美丽,我特别喜欢春分这个时节。轻烟在漫长的白天中飘荡,吸引着黄莺在皇家园林中婉转歌唱,鱼儿在皇家内池中游荡。街巷天气初晴,尘土沾染着芬芳,街巷两旁垂柳和芳草。
看到这样的景色,我开始思念起秦楼楚馆里那些美丽的姑娘(歌妓),回忆起以前美好的岁月。我曾与她们相聚,曾迷恋她们的歌声和笑语。然而我已经离开京城这么多年了,现在偶然想起当年的山盟海誓,重新回到这里。那些人已经不知去向,只看见半掩的红色门扉。面对这一切,我只能默默无言地站在那里,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凄凉。
注释:春杪:春末。欢盟:和好结盟。
《满朝欢·花隔铜壶》译文及注释详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