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窗户闲置着,滴漏不停地计时,发出无休止的嘀嗒声。初冬之夜天气很冷,大地上落满了霜花。我悄悄地卷起窗帘,灯火即将熄灭,我的思绪像离开了自己的身体一样,所想之事十分混乱,忧伤的心情无法解开。我无法体会到展开眉头的欢喜快乐。
我们已经多次多次发生争执,又多次和好。而且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相互躲避,我们还能像最初那样和好吗?我非常后悔,但却无能为力。漫长的夜晚,只能让我自己折磨自己。
注释:鹤冲天是一种词牌名,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也有别名喜迁莺、风光好。
闲窗指的是幽暗的居室。
月冷霜华堕:月冷表示初冬之夜天气转冷,以月代表夜晚。霜华指的是霜花。堕表示落下。这句话是说初冬之夜天气很冷,大地上落满了霜花。
锁表示郁结。
沉吟表示深思。
省表示曾。则个是宋人口语,意思类似于一些。
抛嚲(pāo duǒ)表示躲避。
无计那(nuò)表示无可奈何。那是语助词,用来表达反诘的情绪。
《鹤冲天·闲窗漏永》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和歌妓的孤独身世,以及他们对感情的向往和依赖。由于他们的身份和环境的限制,他们之间的感情注定没有结果,只能在悲剧中挣扎。这种无法逃脱的悲剧让他们在漫漫长夜中感到孤独,独自坐在窗前,写下这首词来表达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鹤冲天·闲窗漏永》创作背景详情»
《鹤冲天·闲窗漏永》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主人公拾起一段无法割舍却又无法挽回的感情经历,以及短暂而强烈的情感体验消磨自己的生命过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词的上阕主要通过描写凄清、冷寂的夜景来烘托女主人公“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起句“闲窗漏永”交代了地点和时间,窗外的月光映照着满地的凝霜,揭示了幽室的寂静凄冷和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压抑。女主人公静悄悄地放下帘幕,面对着残灯一盏,独自枯坐。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幽静清冷的环境氛围,为下文描写人物内心的寂寞和烦乱做了很好的铺垫。
下文中,“再三追往事”一句由景语转为人情语,表达了主人公对往事的追怀和思量,却仍然无法理清头绪,只能导致心灵的纷乱和愁思的郁结。女主人公感叹外面虽然是月冷霜清的好天好景,但自己却无法展露笑容,内心却是愁眉不展、愁肠百结。
词的下阕继续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道出了“好天好景,未省展眉”的原因。回忆起初识的情景,主人公意识到这段感情早就注定不会有好结果。更何况两人经历了岁月的变迁,相互间长久分离,重聚无期,无法了解和沟通,这段感情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然而,女主人公并没有像《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那样决绝,她明知自己无法把握这份感情,却仍然心存幻想,希望如果再次相见,能够像过去一样。这种犹疑不定的自言自语令人心碎。
通过“早是”、“何况”、“假使”三层意思的递进,词的下阕写尽了往事如烟、恋情不再的悲凉。整首词以幽静的夜景和主人公内心的矛盾情感为背景,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感情的追忆和无法割舍的痛苦,令人深感震撼。
《鹤冲天·闲窗漏永》赏析详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