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他们凤枕鸾帷的甜蜜夫妻生活,已经历了两三年,相亲相爱如鱼得水般和谐。每个美好的时刻和美景都给她深深的情爱,满足她的所有心愿,她无不顺从他。然而,她的放纵性情有些过分。每当无事可做时,她就会感到烦闷和愁苦,反复思考过去的事情,无法忍受分离的痛苦。
如今他们越来越疏远,渐渐感觉到,虽然后悔分离,但已经很难挽回了。寄来的信毫无意义,即使长时间不懈地寄信又有什么意义呢?曾经打算重新开始,但是无法办到,经过反复思考,即使再次相见,恐怕她对我的爱情也不会像当初那样完美了。
注释:驻马听:词牌名,柳永自制曲,《乐章集》注“林钟商调”。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十句六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
凤枕鸾(luán)帷:指男女恩爱相处。凤枕,绣着凤凰的枕头。鸾帷,绣着鸾凤的帷帐。
良天好景:即“良辰美景”,此处指夫妻恩爱的时光。
无非:无一不是。依随:顺从,听从。
恣:放纵。性灵:性情。忒煞:太甚。些儿:少许,一点点。
孜煎:愁苦,忧烦。柳永
千度:千回,千遍。极言次数多。
漫:徒然。寄消寄息:即寄音信。
奚为:何为,没有办法。
重(chóng)论(lún):重新选择。缱(qiǎn)绻(quǎn):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争奈:怎奈。思维:思考。
《驻马听·凤枕鸾帷》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柳永的词作,具体创作年份不可考。柳永的词作最大的特点是写实,这首词中有一句“而今渐行渐远”,表明这首词是在远游途中创作的。词中还有“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三句,说明柳永在婚后的“二三载”中进行了这次远游。 《驻马听·凤枕鸾帷》创作背景详情»
的。最后一句“何事长向别时圆”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于分别的无奈和痛苦,同时也暗示了相思之情的长久和无法忘怀。
整首词以直率的语言表达了男女别离相思之情,没有任何修饰和掩饰,直接打动人心。词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甜蜜时光,展现了他对妻子的深深爱恋和不舍之情。同时,他也揭示了妻子的性情和骄纵,以及两人之间因琐事而产生的纠葛。在词的下片,词人将情感转向了对现在的伤感和无奈,表达了对分别的懊悔和对相思之情的长久思念。整首词情感真挚,表达直接,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柳永的俗词虽然在当时受到了一些批评,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他的词作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以直言不讳的方式表达情感,摆脱了传统词的俗套,展现了真实的人性和情感。他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驻马听》这首词就是柳永俗词中的一篇佳作,通过直率的语言和情感的表达,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