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中枣树》原文赏析

  • xìng
    yuán
    zhōng
    zǎo
    shù
  • [
    táng
    dài
    ]
    bái
  • rén
    yán
    bǎi
    guǒ
    zhōng
    weí
    zǎo
    fán
    qiě
  • cūn
    guī
    shǒu
    xiǎo
    shǔ
    ěr
  • weí
    zhī
    shēng
    huā
    yuán
  • pān
    wán
    xìng
    miǎn
    zāo
    shāng
    huǐ
  • èr
    yuè
    jiāng
    tóu
    yīng
    hóng
  • zǎo
    zài
    jiān
    duì
    西
  • dōng
    fēng
    chuī
    cháng
    weì
  • yǎn
    kàn
    bào
    jìn
    shēng
    shēng
  • yán
    yóu
    chūn
    jūn
    huí
    shì
  • jūn
    rào
    zhǐ
    róu
    cóng
    jūn
    lián
    liǔ
  • jūn
    qiú
    yuè
    yàn
    gǎn
    zhēng
    táo
  • jūn
    ruò
    zuò
    chē
    zhóu
    cái

原文: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
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
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
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
东风不择木,吹喣长未已。
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
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
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相关标签:哲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们都说在各种果树中,唯有枣树既平凡,又粗鄙。
树皮像开裂的冻手,树叶像细小的鼠耳。
它为什么没有自知之明,也来开花在这杏园里。
它怎能受到攀折赏玩,幸而没有遇到伤害摧毁。
在二月的曲江江边,各种花红得风光旖旎。
枣树也在它们中间,好像是嫫母对着西子。
春风对树木倒没有偏爱,它在温暖的吹拂下成长,从不停止。
眼见得树干将要合抱,得尽了生生不息的天理。
且让我传话给春游的客人,请回过头来细细注视。
您如喜爱绕指的柔软,听凭您去怜惜柳和杞。
您如追求悦目的美丽,它不敢去竞争桃和李。
可是您要造一辆大车,那车轮车轴的取材必须在此。

注释:
杏园:园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唐代新科进士赐宴之地。
百果:泛指各种果树。
凡:平庸,寻常。鄙:粗俗,鄙陋。
皴(cūn):皮肤因受冻或受风吹而干裂。龟(jūn)手:冻裂的手。
胡为:何为,为什么。
幸:侥幸,幸而。
杂英:各色花。旖旎(yǐ nǐ):柔美的样子。
嫫(mó):嫫母,据《列女传》,嫫母是黄帝的妃子,长得很丑,但有贤德。西子:西施,,是春秋时越国美女。
吹喣(xǔ):吹吁,呼气。轻者为喣,急者为吹。
生生:孳生不绝,繁衍不已。
寄言:传话。
绕指柔:语出刘琨《重赠卢谌》:“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原指钢韧性极好,不易折断。
柳杞(qǐ):泛指柳树。杞,柳的一种,也叫红皮柳。
轮轴:车轮与车轴。 《杏园中枣树》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元和二年(807年)由盩厔县尉晋升为翰林学士,并在次年五月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这一时期,白居易似乎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的诗才也备受赞赏。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仅仅享受官位和荣誉,而是努力坚持“有阙必谏,有违必陈”的原则,不惧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因此,他在任职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写了很多奏章,以至于“谏纸忽满箱”。然而,他的直言不讨统治者的欢心,反而常常感到苦闷和孤寂。这首诗大约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写出的。 《杏园中枣树》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百花争艳,各种花卉绽放,其中杂英红旖旎。而枣树也在其中,宛如美丽的西子对嫫母一般。这里的比喻非常巧妙,将枣树与美丽的女子相对比,突显了它的独特之处。枣树虽然平凡,但它在春天的曲江头也能散发出自己的美丽与魅力。

整首诗以枣树为主题,通过对枣树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枣树的独特情感。诗人以客观的态度描绘了枣树的外貌特征,将其形容为丑陋和低贱,以引起读者的厌恶。然而,诗人在最后一部分中,通过对枣树的安慰和同情,表达了对枣树孤独寂寞的关注和对世俗虚荣的蔑视。整首诗以枣树为象征,通过对枣树的描写和比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真实美的追求。

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对枣树的描写和比喻,诗人展示了自己对枣树的独特情感,并通过对枣树的安慰和同情,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真实美的追求。整首诗以枣树为主题,通过对枣树的描写和比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真实美的追求。 《杏园中枣树》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祖籍是太原,但在曾祖父时迁居下邽,后来在河南新郑出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世人称为“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被称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作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政治时事、爱情离别等各个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曾担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等职位。然而,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74岁。他被葬于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作。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总结起来,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题材,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他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最终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他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赏析。

猜您喜欢

春题湖上

唐代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牡丹芳

唐代 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唐代 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