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闲来的忧愁像飞雪一样,落入酒杯中就自然消融。
美丽的花朵像故人一样,一阵欢笑酒杯就自然而空。
畹啭的黄莺似乎有情地眷恋我,从早到晚鸣叫在柳树边的春风中。
居住长安还不到十四年,嗜酒者常常变成了老翁。
纵然有权贵的宝带光芒照大地,还不如惋留您痛饮个双颊绯红。
注释:
闲愁:闲暇的忧愁。
故人:老朋友。
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长安”句:陆游自隆兴元年(1163年)三十九岁时被免去枢密院编修官离开临安,到写此诗时(淳熙三年,即1176年),已历十四年。长安,代指南宋都城临安。
酒徒:嗜酒者。
往往:常常。
衰翁:衰弱的老者。
九环宝带:古时帝王和官僚穿常服时用的腰带,这里指佩带此种“宝带”的权贵。《北史·李德林传》说隋文帝以李德林、于翼、高颎等修律令有功,赐他们九环带,《唐书·舆服志》则记载不但隋代贵臣多用九环带,连唐太宗也用过。
光照地:兼用唐敬宗时臣下进贡夜明犀,制为宝带,“光照百步”的典故。
双颊红:饮酒至醉,双脸发红。
《对酒》译文及注释详情»
陆游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四川任职期间,与好友一起畅饮,酒后情绪激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对酒》诗。这首诗是在淳熙三年(1176年)的春天创作的。
在当时,陆游担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的幕僚,负责辅助范成大处理政务。范成大是一位有才华的政治家,他任职期间致力于改善四川的治理和发展。陆游作为他的幕僚,积极参与了范成大的工作,并为他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支持。
这首诗是在一次与友人共饮时创作的。陆游与好友们一起畅饮,喝得酩酊大醉。酒精的作用下,他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思绪万千。他借着酒劲,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以酒为媒介,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世事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闻名。它展示了陆游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对世事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内心世界的丰富和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对酒》这首诗成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这首诗也成为了陆游文学成就的象征,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卓越才华。
《对酒》创作背景详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与权贵的光辉相比,饮酒更加美好。通过对权贵和饮酒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权贵的不满和对饮酒的热爱。最后一句“莫信直中直,须防仁者疯”,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警示。他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直言不讳的人往往会被视为疯子,而真正有仁心的人也会因为社会的不公而变得疯狂。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快乐和真实的追求。 《对酒》赏析详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