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原文赏析

  • liú
    bié
    wáng
    shì
    weí
    /
    liú
    bié
    wáng
    weí
  • [
    táng
    dài
    ]
    mèng
    hào
    rán
  • jìng
    dài
    cháo
    cháo
    kōng
    guī
    xún
    fāng
    cǎo
    rén
    weí
  • dāng
    shuí
    xiāng
    jià
    zhī
    yīn
    shì
    suǒ
    zhī
    yìng
    shǒu
    hái
    yǎn
    yuán
    feī

原文: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离别友情哀怨归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样寂寞还等待着什么?天天都是怀着失望而归。
我想寻找幽静山林隐去,又可惜要与老朋友分离。
当权者有谁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间实在稀微。
只应该守寂寞了此一生,关闭上柴门与人世隔离。

注释:
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么。
空自:独自。
欲寻芳草去:意思是想归隐。芳草:香草,常用来比喻有美德的人。
违:分离。
当路:当权者。假:提携。
扉:门扇。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游历京师并参加进士考试后,遭遇失败后所写。根据《旧唐书·文苑传》的记载,当时孟浩然已经四十岁,他前往京师游玩并参加进士考试,但最终没有通过考试,于是他返回了襄阳。在这个失意的时刻,孟浩然决定放弃世俗的追求,选择隐居山林。然而,他与王维这位朋友的分别让他感到非常痛苦,于是他写下了这首《留别王维》。这首诗表达了孟浩然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痛苦之情。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决心守寂寞、回归故园的意愿。诗人认识到自己在外求学的努力已经落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和才华。因此,他决定守寂寞,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回到故园,闭上家门,过上隐居的生活。这两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决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知音的渴望和对于世俗的失望。整首诗通过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体验,揭示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对于真挚友谊和内心自由的向往。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照片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汉族,出生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他的本名不详,有一种说法是他的名字叫浩,字叫浩然,因此被世人称为孟襄阳。

孟浩然年少时就注重节义,喜欢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同时也擅长写诗。当他四十岁的时候,他前往京师游玩,唐玄宗听说了他的诗才,下诏咏诗赞美他。然而,玄宗在赞美中说到了“不才明主弃”这样的话,意思是说孟浩然虽然才华出众,但却没有追求官职。玄宗对此感到冤枉,说:“你自己不求仕途,我也从未弃绝你,为什么诬陷我?”因此,孟浩然选择放弃追求官职,继续隐居。

后来,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他在那里写了两百多首诗。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被人们称为“王孟”,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一起被誉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猜您喜欢

鹦鹉灭火

南北朝 刘义庆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
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玉楼春·戏林推

宋代 刘克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送王司直

唐代 皇甫冉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