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郁结纡轸兮,离愍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晟。巧陲不斵兮,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谓之不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遻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闵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曾唫恒悲兮,永慨叹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
怀质抱青,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流淌。
注释:
1. 盛阳:指阳光明媚的天气。
2. 茂盛:指草木长得茂密。
3. 深沉的悲哀:内心深处的悲伤。
4. 匆匆:匆忙地。
5. 南国:指南方的地方。
6.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7. 丝毫:一点儿。
8. 回肠:指内心深处。
9. 悒郁:忧愁的样子。
10. 患难:困苦和痛苦。
11. 穷愁困厄:极度的困苦和痛苦。
12. 抚念:回忆。
13. 初志:最初的志向。
14. 难言的冤屈:无法表达的委屈。
15. 方正:正直。
16. 刻削:雕刻。
17. 法度:法则和规矩。
18. 转化初衷:改变最初的想法。
19. 正直的君子:指有正直品质的人。
20. 守绳墨:遵守规矩。
21. 充实而端正:内心充实而且正直。
22. 伟大的人物称善赞美:伟大的人物会称赞正直的人。
23. 巧匠倕:指巧匠还没有动手。
24. 曲直和规矩:指事物的曲直和规矩。
25. 黑色的花纹:指黑暗中的事物。
26. 幽暗:黑暗的地方。
27. 纹章:花纹。
28. 离娄:指离开娄山关。
29. 盲者:指盲人。
30. 白的要说成黑:把事物颠倒过来说。
31. 凤凰关进笼中,鸡鸭却舞蹈翱翔:指有才华的人被束缚,而庸俗的人却自由自在。
32. 玉与石混淆在一起:指珍贵的东西和普通的东西混在一起。
33. 一斗而量:用一斗的量器来衡量。
34. 党人:指庸俗的人。
35. 鄙陋愚固:愚昧而狭隘。
36. 理解我心之所善:理解我内心的善良。
37. 责任大,担子重:指责任重大。
38. 陷于沉滞: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39. 不被重用:没有得到重用。
40. 怀瑾握瑜:怀抱着宝贵的东西。
41. 献示于人:展示给别人看。
42. 狗群起而狂吠:指小人们一起攻击。
43. 少见多怪:见识少,所以觉得奇怪。
44. 非难:指责备。
45. 疑忌:怀疑和嫉妒。
46. 俊杰:才华出众的人。
47. 庸夫俗子:庸俗的人。
48. 清疏:清雅。
49. 内质朴实:内在的品质朴实。
50. 异彩:出众的才华。
51. 有用的材料被丢积在一边:有才华的人被忽视。
52. 仁之又仁义之又义:非常仁慈和正直。
53. 忠诚老实以充实自己:忠诚和老实使自己变得充实。
54. 舜帝: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55. 赏识:欣赏。
56. 贤圣:贤明和圣人。
57. 不必同时:不需要同时出现。
58. 缘分:命运。
59. 夏禹和商汤: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60. 追慕:追求。
61. 抑制:克制。
62. 愤恨:愤怒和憎恨。
63. 坚强:坚定和强大。
64. 归宿:归属的地方。
65. 昏昏:天色昏暗。
66. 尾声:结束的部分。
67. 沅水湘水:指沅江和湘江。
《怀沙》译文及注释详情»
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以其优美的诗歌和深刻的政治见解而闻名于世。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阴谋,屈原最终被流放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屈原临死前的时期,可以说是他的绝命之作。有学者认为,这首诗是屈原在流放期间怀念长沙的产物,大约是在他到达长沙之前创作的。这首诗在《九章·哀郢》之后,可以被视为屈原决心自杀的预告。
在这首诗中,屈原可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流放生活的痛苦。他可能回忆起了长沙的美景和亲人的温暖,对于被迫离开这一切,他感到无比的伤痛和无奈。这首诗可能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绝望,展现了屈原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苦闷。
屈原的流放生活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他可能感到自己被背叛和孤立。在这种绝望的情绪下,他决定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痛苦。这首诗可以被视为他对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的预告,也是他对世人的告别和对自己的宣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充满了悲剧和痛苦,展现了屈原在流放中的心理状态和对未来的绝望。它不仅是屈原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反思。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使得它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怀沙》创作背景详情»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楚辞的代表之作。这篇赋诗是屈原在临死前所作,被认为是他的绝命之作。全诗以简短有力的语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幸和不能见容于时的原因与现状的悲愤之情。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展现了诗人的理想抱负和追求,同时也希望通过自身的死亡来震撼民心、激励君主,唤起国民和国君的精神觉醒。
诗篇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南行时的忧郁和哀伤心情,通过“伤怀永哀兮”、“郁结纡轸兮”等表达方式,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此同时,诗人通过描写眼前的环境,如“眴兮杳杳,孔静幽默”,进一步凸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个人遭遇的悲伤,而是将其与理想抱负的实现联系在一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死亡来唤起国民和国君的精神觉醒,以实现自己的追求。在诗中,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的形象比喻,如“刓方为圜”、“章画志墨”、“巧倕不斵”等,来表达自己坚持直道、不随世俗浮沉的节操,以及崇高的志向和追求。这些比喻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和感慨。
《离骚》以其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诗人屈原通过自己的遭遇和追求,表达了对时代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于自身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这篇赋诗不仅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在表达形式和艺术手法上也极具特色,使人们对于屈原的才华和境遇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赞叹。
《怀沙》赏析详情»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是楚国贵族出身。屈原曾担任三闾大夫和左徒的职位,负责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
然而,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郢都。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使他在长沙附近的汩罗江中投江自杀。据说,端午节就是他的忌日。
屈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被称为楚辞。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为“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担任过三闾大夫和左徒的职位。然而,楚国在公元前278年被秦国攻破,屈原因忧国忧民而在长沙附近的汩罗江中自杀。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创造了楚辞这一独特的诗歌体裁,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自贶。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
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折若木以弊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存彷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
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
薠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
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
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
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
凌大波而流风兮,讬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
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
冯昆仑以澂雾兮,隐渂山以清江。
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氾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
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心纯庬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独障壅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氾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