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往日》原文赏析

  • wǎng
  • [
    xiān
    qín
    ]
    yuán
  • wǎng
    zhī
    céng
    xìn
    shòu
    mìng
    zhào
    zhāo
    shí
  • fèng
    xiān
    gōng
    zhào
    xià
    míng
    zhī
    xián
  • guó
    qiáng
    ér
    shǔ
    zhēn
    chén
    ér
  • shì
    zhī
    zài
    xīn
    suī
    guò
    shī
    yóu
    zhì
  • xīn
    chún
    ér
    xiè
    zāo
    chán
    rén
    ér
    zhī
  • jūn
    hán
    ér
    dài
    chén
    qīng
    chéng
    rán
    fǒu
  • huì
    jūn
    zhī
    cōng
    míng
    huò
    yòu
  • cān
    yàn
    kǎo
    shí
    yuǎn
    qiān
    chén
    ér
  • xìn
    chán
    zhī
    hùn
    zhuó
    shèng
    zhì
    ér
    guò
    zhī
  • zhēn
    chén
    zhī
    zuì
    beì
    bàng
    ér
    jiàn
    yóu
  • cán
    guāng
    jǐng
    zhī
    chéng
    xìn
    shēn
    yōu
    yǐn
    ér
    beì
    zhī
  • lín
    yuán
    xiāng
    zhī
    xuán
    yuān
    suì
    rěn
    ér
    shěn
    liú
  • shēn
    ér
    jué
    míng
    yōng
    jūn
    zhī
    zhāo
  • jūn
    ér
    chá
    shǐ
    使
    fāng
    cǎo
    weí
    sǒu
    yōu
  • yān
    shū
    qíng
    ér
    chōu
    xìn
    tián
    wáng
    ér
    liáo
  • zhàng
    yōng
    ér
    yǐn
    shǐ
    使
    zhēn
    chén
    weí
    yóu
  • wén
    bǎi
    zhī
    weí
    yǐn
    pēng
    páo
    chú
  • wàng
    cháo
    níng
    ér
    fàn
    niú
  • féng
    tāng
    huán
    móu
    shì
    shú
    yún
    ér
    zhī
    zhī
  • xìn
    chán
    ér
    weì
    ér
    hòu
    yōu
  • jiè
    zhōng
    ér
    wén
    jūn
    ér
    zhuī
    qiú
  • fēng
    jiè
    shān
    ér
    weí
    zhī
    jìn
    bào
    zhī
    yōu
    yóu
  • jiǔ
    zhī
    qīn
    shēn
    yīn
    gǎo
    ér
    zhī
  • huò
    zhōng
    xìn
    ér
    jié
    huò
    màn
    ér
  • xǐng
    chá
    ér
    àn
    shí
    tīng
    chán
    rén
    zhī
  • fāng
    róu
    shú
    shēn
    dàn
    ér
    bié
    zhī
  • fāng
    cǎo
    zhī
    zǎo
    weī
    shuāng
    jiàng
    ér
    xià
    jiè
  • liàng
    cōng
    míng
    ér
    yōng
    shǐ
    使
    chán
    ér
  • qián
    shì
    zhī
    xián
    weì
    huì
    ruò
    peì
  • jiā
    zhī
    fēn
    fāng
    jiāo
    ér
    hǎo
  • suī
    yǒu
    西
    shī
    zhī
    meǐ
    róng
    chán
    dài
  • yuàn
    chén
    qíng
    bái
    xíng
    zuì
    guò
    zhī
  • qíng
    yuān
    jiàn
    zhī
    míng
    liè
    宿
    zhī
    cuò
    zhì
  • chéng
    ér
    chí
    chěng
    peì
    xián
    ér
    zài
  • chéng
    xià
    liú
    zhōu
    ér
    beì
  • beì
    ér
    xīn
    zhì
  • níng
    ér
    liú
    wáng
    huò
    yāng
    zhī
    yǒu
    zài
  • ér
    yuān
    yōng
    jūn
    zhī
    shí

原文: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心纯庬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独障壅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氾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相关标签:楚辞抒怀

译文及注释

痛惜地回忆往日曾得到宠信,受诏令立法治国使当世政治清明。
(注:痛惜地回忆往日曾得到宠信,受命令制定法律治理国家,使当世政治清明。)

继承祖先的功业,德辉照临百姓,使法度严明,消除是非疑问。
(注:继承祖先的功业,德行光辉照耀百姓,使法律严明,消除是非疑问。)

因之国家富强而法度以立,君上委事于忠臣日以游息。
(注:因此国家富强,法律得以建立,君主委托事务给忠臣,日常轻松。)

忠臣全心全意地黾勉从事,偶有过失也不会有危殆发生。
(注:忠臣全心全意地努力工作,即使偶有过失也不会有危险发生。)

纵然心地淳厚而不泄露机要,也遭到奸人的嫉妒谗毁。
(注:即使心地纯厚而不泄露机密,也遭到奸人的嫉妒谗言。)

君主满含忿怒地对待下臣,不去澄清辨别内中的是非。
(注:君主满怀愤怒地对待下属,不去澄清辨别其中的是非。)

君王的耳目都被遮掩,黑白颠倒啊受人欺骗。
(注:君王的耳目都被遮蔽,黑白颠倒,受人欺骗。)

不去细心地查核事实,也不考虑就放逐忠贤。
(注:不去仔细地核实事实,也不考虑就放逐忠贤。)

听信混淆黑白的谗谀之言,指责我罪状怒气冲天。
(注:听信混淆黑白的谗言,指责我有罪,怒气冲天。)

为何忠贞无罪的臣子,反而遭受诽谤,受到斥贬?
(注:为什么忠贞无罪的臣子,反而遭受诽谤,受到斥责?)

有愧于信实有常的日光月影,我还是逃避到幽暗之处。
(注:对于忠诚如日光月影的信仰感到愧疚,我还是逃避到幽暗之处。)

面对沅湘黑洞洞的渊底,狠着心想跳进奔流的江里。
(注:面对黑暗的深渊,我下定决心跳进奔流的江河。)

那样结果是身死而名灭,可惜君王被蒙蔽心地不明。
(注:那样的结果是身死而名声消失,可惜君王被蒙蔽,心地不明。)

君王没有明确的标准不能明察是非,使芳草埋没在沼泽荒地,
(注:君王没有明确的标准,无法明察是非,使优秀人才被埋没在沼泽荒地上,)

哪里还能够倾吐衷情?我将泰然地与世别离不茍且偷生。
(注:哪里还能够倾诉内心的真情?我将泰然地与世隔绝,不茍且偷生。)

只为障碍壅塞所掩蔽阻隔,使得忠臣个个无所适从。
(注:只因为障碍阻塞所掩盖,使得忠臣个个无法行动。)

听说百里奚曾作过俘虏,伊尹埋没在厨房烹调。
(注:听说百里奚曾被俘虏,伊尹被埋没在厨房烹饪。)

吕望在朝歌当屠户,宁戚边喂牛边唱歌谣。
(注:吕望在朝歌当屠夫,宁戚边喂牛边唱歌谣。)

不碰上汤、武、齐桓、秦穆,世间有谁知道他们的好处?
(注:如果没有遇到汤、武、齐桓、秦穆,世间有谁知道他们的好处?)

吴王夫差轻信了谗言,逼死伍子胥后忧患降临。
(注:吴王夫差轻信了谗言,逼死伍子胥后,忧患降临。)

忠心的介子推甘愿抱着树站着被烧死,晋文公省悟后派人将他访求。
(注:忠心的介子推甘愿抱着树站着被烧死,晋文公省悟后派人前去追悼。)

封了介山而禁止采樵,报答他大恩大德的优厚。
(注:封了介山并禁止采伐,以报答他的大恩大德。)

想起故旧多年的亲身同伴,便穿起白色丧服痛哭泪流。
(注:想起多年的亲密同伴,便穿上白色丧服痛哭流泪。)

有人忠贞诚信为节操而死,有的人以欺诈得仕。
(注:有人因忠贞诚信而死守原则,有人以欺诈手段得到官职。)

不去省视考察按之以实,只听进谗者所说的虚妄之辞。
(注:不去审视考察按照实际情况,只听信谗言者所说的虚假之词。)

芳香的腥臭的混杂在一起,又有谁自夜达旦认真辨识?
(注:芳香和腥臭混杂在一起,又有谁能从夜晚到天亮认真辨别?)

为什么芳草会早早枯死,这说明微霜初降就得警惕。
(注:为什么芳草会早早枯死,这说明微霜初降就必须警惕。)

确实是君主不聪明受人 《惜往日》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以其深情的诗歌和政治见解而闻名于世。然而,他的一生并不顺利,最终以悲剧收场。

据传,屈原在楚国政治斗争中遭到排挤和诬陷,最终被贬谪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在这段流亡的岁月中,他深感国家的衰败和社会的不公,对于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和悲愤。他用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在临终前,屈原写下了这篇作品。学者们对于这篇作品的真实性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屈原最后的绝笔,有人则认为这是后人伪造的。然而,无论真伪如何,这篇作品都展现了屈原深沉的思想和对自己时代的反思。

有人认为这篇作品不是屈原所写,主要是因为其中的异词较少。然而,这并不能完全否定这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与持此篇作者为屈原的论点相比,认为这篇作品是屈原所写的论点更具有说服力。毕竟,屈原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和情感都深深地融入了他的作品中。

因此,无论这篇作品的真实性如何,我们都不能剥夺屈原对于这篇作品的著作权。这篇作品不仅是屈原个人的创作,更是他对于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和呼唤。它代表了屈原作为一位伟大文化人的精神和价值观,对于我们理解屈原和他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惜往日》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惜往日》是一首有争议的作品,关于它的真实性存在争议。有人怀疑它是伪作,因为南宋魏了翁的《鹤山渠阳经外杂抄》中提到了伍子胥,而《悲回风》也提到了伍子胥,所以认为这两篇可能是伪作。还有人根据作品的语气怀疑它的真实性,比如明代的许学夷和清代的曾国藩。清代的吴汝纶认为《怀沙》是屈原的绝笔之作,而《惜往日》的文词浅显,所以怀疑它不是屈原所作。现代的陆侃如、冯沅君、刘永济、谭介甫、胡念贻等人也对《惜往日》的作者提出了疑问,认为它没有标题且语言杂乱。然而,这些理由并不足以剥夺屈原对《惜往日》的著作权。

《九章·惜往日》以首句名篇。这首诗是作者在临终之前回忆自己政治上的遭遇。作者痛惜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未能实现,遭到奸人的破坏,表达了自己不得不死的苦衷,并希望用自己的死来唤醒顷襄王的觉悟。全篇可以分为六段。

第一段从“惜往日之曾信兮”至“身幽隐而备之”。作者回忆自己曾被怀王信任,自己也忠心耿耿,为楚国的富强尽力。但最终因奸人的谗言,怀王开始猜忌和疏远自己。“惜往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痛惜。《史记·屈原传》中说,屈原开始时是怀王的重要谋士,参与国家事务,制定政策。开头四句与这些描述是相符的,但接下来的内容有所转变。

“国富强”四句描述了当时楚国修明法度,上下一心,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好景不长,楚怀王放纵奢侈,委弃了良臣。但屈原认为,虽然楚王有过失,但他仍然希望能够辅佐正义,这与《离骚》和《九章·抽思》中的表达是一致的。

“心纯庬”四句描述了由于自己对楚王忠心耿耿,不肯将秘密泄露给其他同僚,引起了同僚的嫉妒。他们向怀王进谗言,导致怀王对自己发怒、猜忌和疏远,这正是《屈原传》中描述的情节。“蔽晦”一词也暗示了屈原被排挤和隐居的境遇。

整首诗表达了屈原对过去的回忆和痛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怀王的期望。尽管有人对《惜往日》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但与认为屈原是作者的观点相比,这些质疑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我们不能剥夺屈原对《惜往日》的著作权。 《惜往日》赏析详情»

先秦诗人屈原的照片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是楚国贵族出身。屈原曾担任三闾大夫和左徒的职位,负责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

然而,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郢都。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使他在长沙附近的汩罗江中投江自杀。据说,端午节就是他的忌日。

屈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被称为楚辞。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为“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担任过三闾大夫和左徒的职位。然而,楚国在公元前278年被秦国攻破,屈原因忧国忧民而在长沙附近的汩罗江中自杀。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创造了楚辞这一独特的诗歌体裁,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猜您喜欢

七谏

两汉 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坑。
塊兮鞠,当道宿,
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
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後已。沉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尧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怨世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怨思
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
原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自悲
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身被疾而不闲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闻南籓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哀命
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国之多忧。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恶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浊而不知。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离。
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伤离散之交乱兮,遂侧身而既远。
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岩石而窟伏。
从水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
何山石之崭岩兮,灵魂屈而偃蹇。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
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两而无舍。
惟椒兰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
愿无过之设行兮,虽灭没之自乐。
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修之过到。
固时俗之溷浊兮,志瞀迷而不知路。
念私门之正匠兮,遥涉江而远去。
念女嬃之婵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我决死而不生兮,虽重追吾何及。
戏疾濑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产。
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反。谬谏
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愿承闲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
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
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
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贤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党誉。
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菎蕗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以直鍼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得?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
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
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讬。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辞。
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
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乱曰: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驾鹅。
鸡鹜满堂坛兮,鼉黽游乎华池。
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潜乎深渊。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惜诵

先秦 屈原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谒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忘儇媚与背众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
一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勿忘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忠何罪组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兆众之所咍。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
心郁邑而不达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不纡轸。
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杨氏之子

南北朝 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