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衣》原文赏析

  • 绿
  • [
    xiān
    qín
    ]
    míng
  • 绿
    绿
    huáng
    xīn
    zhī
    yōu
    weí
  • 绿
    绿
    huáng
    shàng
    xīn
    zhī
    yōu
    weí
    wáng
  • 绿
    suǒ
    zhì
    rén
  • fēng
    rén
    shí
    huò
    xīn

原文: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相关标签:诗经悼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注释:
里:衣服的衬里。
曷(hé):何,怎么。维:语气助同,没有实义。已:止息,停止。
裳(cháng):下衣,形状像现在的裙子。
亡:用作“忘”,忘记。
女(rǔ):同“汝”,你。治:纺织。
古人:故人,古通“故”,这里指作者亡故的妻子。
俾(bǐ):使。訧(yóu):古同“尤”,过失,罪过。
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
凄:凉而有寒意。凄其:同“凄凄”。以:因。一说通“似”,像。
获:得。 《绿衣》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诗的起源和灵感来源。古人认为这首诗是庄姜夫人因失位而伤心而写的,而现代人普遍认为这是一位男子悼念自己亡妻的作品。诗人目睹了亡妻留下的遗物,这让他倍感伤感,激发了他的思绪,最终写下了这首诗。 《绿衣》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期。”这是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悲伤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对亡妻衣裳的细致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长感情。诗人通过衣裳的颜色和丝线的细腻,联想到妻子治家的能干和贤德,表达了对妻子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诗人的情感丰富而细腻,构思巧妙,通过外物的描写逐渐深入到内心的情感深处,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思念。



诗中采用了四章的结构,通过四章的叠加,展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厚感情和无尽的悲伤。第一章描写了诗人翻看妻子衣服时的忧伤心情,第二章表达了诗人对妻子一些情景的永远记忆和无法摆脱的忧愁,第三章通过细心观察衣服上的针线,展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关心和爱,第四章则描写了诗人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夏天的衣服,勾起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悲恸。整首诗通过四章的叠加,展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和悲伤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衣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长感情。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衣裳的颜色和丝线的细腻,联想到妻子的治家能力和贤德,表达了对妻子的赞美和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而细腻,构思巧妙,通过外物的描写逐渐深入到内心的情感深处,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思念。整首诗采用了四章的结构,通过四章的叠加,展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厚感情和无尽的悲伤。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和悲伤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深情和无尽的悲伤。 《绿衣》鉴赏详情»

猜您喜欢

老子·八章

先秦 佚名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孟子见梁襄王

先秦 孟子及弟子

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齐人有一妻一妾

先秦 孟子及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
”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