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原文赏析

  • zǒu
    chuān
    xíng
    fèng
    sòng
    chū
    shī
    西
    zhēng
    /
    zǒu
  • [
    táng
    dài
    ]
    cén
    cān
  • jūn
    jiàn
    zǒu
    chuān
    xíng
    xuě
    hǎi
    biān
    píng
    shā
    mǎng
    mǎng
    huáng
    tiān
  • tái
    jiǔ
    yuè
    fēng
    hǒu
    chuān
    suì
    shí
    dǒu
    suí
    fēng
    mǎn
    shí
    luàn
    zǒu
  • xiōng
    cǎo
    huáng
    zhèng
    feí
    jīn
    shān
    西
    jiàn
    yān
    chén
    feī
    hàn
    jiā
    jiāng
    西
    chū
    shī
  • jiāng
    jūn
    jīn
    jiǎ
    tuō
    bàn
    jūn
    xíng
    xiāng
    fēng
    tóu
    dāo
    miàn
  • máo
    dài
    xuě
    hàn
    zhēng
    huā
    lián
    qián
    xuàn
    zuò
    bīng
    zhōng
    cǎo
    yàn
    shuǐ
    níng
  • wén
    zhī
    yìng
    dǎn
    shè
    liào
    zhī
    duǎn
    bīng
    gǎn
    jiē
    chē
    shī
    西
    mén
    zhù
    xiàn
    jié

原文: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边塞军旅送别写风赞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注释:
马川:即车尔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内。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
封大夫(dà f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
西征: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
走马川行雪海边:一作“走马沧海边”。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内。封常清军府驻在这里。
匈奴:借指达奚部族。
金山:指天山主峰。
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汉家大将:指封常清,当时任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岑参在他的幕府任职。
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
五花:即五花马。连钱:一种宝马名。五花连钱:指马斑驳的毛色。
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蘅塘退士本作“军师”。伫:久立,此处作等待解。献捷:献上贺捷诗章。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公元754年或755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或天宝十四载,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此期间,封常清多次率军出征。这首诗是岑参在封常清出征西征时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同一时期、同一事件、同一对象的作品。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经风雪,展现将士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诗中的“金甲”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将军的威严和决心,同时也暗示了唐军的强大实力。诗人通过描写将士们顶风冒寒、奋勇前进的形象,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描写将士们的战斗场景,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战斗力。诗中的“马蹄声碎石乱飞,千军万马如龙蛇”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场景跃然纸上。通过运用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将战斗的气势和紧张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总的来说,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描写边塞的恶劣环境和将士们的英勇战斗,展现了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和坚定的意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使整首诗充满了奇特的意境和壮美的气势。这首诗不仅是对边塞风光的赞美,更是对边防将士的歌颂和激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鉴赏详情»

五代诗人岑参的照片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是唐代边塞诗人,出生于南阳,是太宗时的功臣岑文本的重孙。岑参年少时家境贫寒,跟随从兄就读,广泛阅读历史书籍。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中进士后,最初担任率府兵曹参军。之后两次参加边塞战争,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担任掌书记;天宝末年,高仙芝被封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岑参担任其幕府的判官。在代宗时期,他曾担任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因此被称为“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岑参在成都去世。

猜您喜欢

雨霖铃

唐代 张祜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雪梅·其二

宋代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对雪

唐代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