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原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cóng
    tīng
    zhōu
    xiàng
    cháng
    shā
  • [
    jìn
    xiàn
    dài
    ]
    máo
    dōng
  • liù
    yuè
    tiān
    bīng
    zhēng
    è
    wàn
    zhàng
    cháng
    yīng
    yào
    kūn
    péng
    gàn
    shuǐ
    biān
    hóng
    jiǎo
    piān
    shī
    jiè
    chóng
    huáng
    gōng
    lüè
  • bǎi
    wàn
    gōng
    nóng
    yǒng
    yuè
    juàn
    jiāng
    西
    zhí
    dǎo
    xiāng
    è
    guó
    beī
    kuáng
    biāo
    weí
    cóng
    tiān
    luò

原文: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相关标签:战争抒情赞美蝶恋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六月红军征讨腐朽凶恶的国民党军阀,人民要用长长的绳索把鲲鹏捆缚。赣水那边根据地红旗高展,这都是依靠黄公略的努力。
所有的工农们要踊跃与敌人争斗,让革命席卷江西大地,捣破敌人占领的湖南湖北。国际歌的歌声中,我们的革命力量如同天兵降临一般的茁壮起来。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双调,分上下两阕,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汀州:古时州名,州治在今闽西长汀县。
天兵:指红军。
征腐恶:指征讨腐朽凶恶的国民党军阀。
长缨:长绳索。汉武帝时终军出使南越(古国名,今广东、广西一带),请授长缨,说要把那里的国王缚住带回来(见《汉书·终军传》)。
鲲鹏:《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一种极大的鱼和由它变成的极大的鸟,所以既可分指两物(通常“鲲”不单用),也可合指一物。通常是褒义词,这里作贬义用,等于说巨大的恶魔。
赣水那边红一角:指赣西南的赣江流域黄公略率领的红六军(1930年7月改称红三军)所建立的根据地。
偏师:配合主力作战的部队。
黄公略:(1898――1931)湖南湘乡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红三军军长。1931年9月,在江西省吉安的东固地区行军中遭敌机扫射牺牲。当时他留守闽西根据地。
踊跃:奋起刺击。汉代刘熙《释名》卷四《释言语》:“勇,踊也,遇敌踊跃,欲击之也。”
湘和鄂:湘指湖南,鄂指湖北。
国际悲歌:指国际歌。
狂飙(biāo):疾风。这里形容正在兴起的革命风暴。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毛泽东在1930年参与攻打长沙的历史事件。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于1930年7月28日攻进长沙,但在湖南军阀何键的优势兵力面前被迫撤退。随后,毛泽东赶到长沙与彭德怀会合,并于9月10日再次发起进攻。然而,在攻城战中,红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毛泽东于9月13日下令撤围退军。正是在这次撤退的过程中,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作者对红军的赞美和支持。通过“赣水那边红一角”,作者将目光投向了红军所在的地方,以红色象征着红军的革命精神和斗志。而“偏师借重黄公略”则是对黄公略的赞美和肯定,黄公略是红军的一位重要将领,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红军领导层的信任和敬佩。

整首词以虚实相生、对比等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红军的赞美和支持。通过对“天兵”与“腐恶”、“万丈长缨”与“鲲鹏”、“赣水那边红一角”与“黄公略”等意象的运用,作者揭示了红军的正义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红军面临的困难和危险。整首词情感热烈而深沉,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红军的赞美和对革命事业的支持。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近现代 鲁迅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田家词 / 田家行

唐代 元稹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六月

先秦 佚名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