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寒冷的冬日,只有一棵孤零零的梅树矗立在窗前,它总是在其他花开放之前就已经开放了。可惜的是,这些绽放的花朵很难持久,一到春天就已经全部凋谢了。本来注定要凋谢的总是会凋谢的,人又何必自找烦恼呢?花落花开有它自己的时间,积蓄的芬芳只等明年再次绽放。
注释:疏枝句:引用了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的句子:“疏影横斜水清线,暗香浮动月黄昏”,用梅花来比喻艾地的情景。
固:本来。堪:能够。
花落句:引用了宋代诗人严蕊的《卜算子》中的句子:“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1965年9月30日,印尼发生了一场政变,由苏加诺总统警卫部队第三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一批左翼军官篡夺了国家权力。接下来的10月1日,这个军人集团对印尼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了血腥的镇压,导致了大规模的屠杀。在这场屠杀中,许多人包括艾地同志都不幸牺牲。
当时,毛泽东主席得知了印尼发生的一切,以及他的国际战友艾地的不幸遭遇。面对这个悲痛的消息,毛泽东主席感到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他深深地思考着这场悲剧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毛泽东主席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了他对艾地和所有在印尼屠杀中丧生的人们的哀思和悼念。
这首诗可能是毛泽东主席在思考艾地的牺牲时所写的,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这场悲剧的深切关注和对革命战友的无尽思念。这首诗可能是毛泽东主席对印尼事件的回应,也是对革命斗争中牺牲者的纪念和悼念。通过这首诗,毛泽东主席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革命斗争的关注和对牺牲者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印尼人民的支持和慰问。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印尼政变和屠杀事件,以及毛泽东主席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和思考。它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国际形势,同时也展现了毛泽东主席对革命斗争和牺牲者的深切关怀。这首诗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对印尼事件的忧虑和对牺牲者的敬意,同时也呼吁人们对革命斗争的关注和支持。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以咏梅寄情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的悼念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诗的上阕描绘了深冬中梅花傲岸挺立于窗前的景象,通过拟人手法将梅花的风采形容为笑容。梅花在“百花”之前含笑盛开,但可惜这笑容难以持久,到了春天就凋零了。诗人借梅花的开与落表达了内心的哀思。
艾地同志和他领导的印尼共产党当时形势一片大好,但没想到情况突然逆转,革命之火被扑灭了。然而,艾地同志的音容笑貌却不断浮现在诗人的眼前。下阕中,诗人表面上仍是写梅花凋残的规律,赏花人不必自寻烦恼,花开花落有它自己的规律,花儿蓄积的芬芳在等待下一年的盛开。
除了表面的景物描写,诗人还在此寄寓了深意。他勉励自己和其他同志不应沉湎于悲哀之中,不应为挫折而忧愁。虽然会有失去,但只要不懈奋斗,总会有所得。共产主义战士前赴后继,是不可能被彻底摧毁的。失败中也有教训,也孕育着成功。诗人以蓄积芬香的梅花比喻他们正在蓄积更大的力量,他们终会取得胜利。
在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引领我们向上升起,让我们心中明亮起来,而不是在悲哀中沉沦。他让我们充满希望,再次充满革命的斗志与豪情。整首诗通过咏梅的比喻,表达了对革命者的悼念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激励了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以及诗人自己。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赏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