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原文赏析

  • lín
    jiāng
    xiān
    ·
    qín
    lóu
    jiàn
    chuī
    xiāo
  • [
    dài
    ]
  • qín
    lóu
    jiàn
    chuī
    xiāo
    kōng
    shàng
    yuàn
    fēng
    guāng
    fěn
    yīng
    jīn
    ruǐ
    áng
    dōng
    fēng
    nǎo
    cái
    jīn
    xiāng
  • qióng
    chuāng
    mèng
    xǐng
    liú
    cán
    dāng
    nián
    hèn
    cháng
    lán
    gān
    wài
    yìng
    chuī
    yáng
    zàn
    shí
    xiāng
    jiàn
    mèng
    lǎn
    liáng

原文: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相关标签:抒情悼亡思念怀人离情临江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没有像秦穆公女那样的美人,有皇家上苑的美好景色,也是空的了。那些花开得如此美,瓣是粉红的,蕊是金黄的,可是只有它们自己或低或昂,没人能和我去欣赏。也许东风不高兴我,所以才使那些花开了一半。
我长日思念,百无聊赖,倚窗独困倦后昏然入睡,一觉醒来夕阳已西下。在梦中梦见了当年的欢爱之情,而梦醒后一切都是空的了,这恨该是何等长久啊!往年两人曾一起在垂杨处依恋相爱,而如今都看不到了。我和她相处只是暂时的,真是很短,和梦一样,还是懒于再想那些事了。

注释:谢新恩:词牌名。王国维辑本《南唐二主词》校勘记:此首实系《临江仙》调。
秦楼: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风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事见汉刘向《列仙传》。后人遂以“凤去楼空”指楼中人去、睹物思人。吹箫女:指秦弄玉。
上苑:指古代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
粉英金蕊:粉红的鲜花,金黄的花蕊,此泛指各种颜色的花卉。低昂:起伏不定,时高时低。
一衿香:衿,同“襟”。是以人的感受说明香的程度。一般指不能指出形状的事物,类似的情况有:徐仲雅《赠齐己》:“骨瘦神清风一襟,松老霜天鹤病深。”吕岩《沁园春》:“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一说,堂后(北)叫背,堂前(南)叫襟,一襟香,指堂前一面有香。
琼窗:华美精致的窗子。梦醒:一本无“醒”字。
碧阑干:绿色栏杆。垂杨: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思量(liáng):想念,相思。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李煜的悼亡之作。李煜在十八岁时娶了周宗之女娥皇,并在即位后立她为昭惠后。二人的感情非常深厚,然而婚后十年,昭惠后因病去世,使得李煜陷入了深深的悲伤和思念之中。他甚至在悲痛中难以起身,只能借助拐杖才能站立。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李煜亲自撰写了这首诔文,其中的语言极其悲凉。这首词并非虚构,而是李煜真实的悼亡之作。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阕的结构相对独立,上阕写现实情景,下阕写回忆与心情。整首词以怀人之情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无法如愿的遗憾之感。

上阕以“秦楼女”为代指,描写了所怀之人的容貌和才艺,强化了思念之情。作者独自面对这一切美好,却无法与所爱者共享,感到无奈。即使是“上苑风光”,也只是空有,多余的存在。风中的花木只是自顾自地摇曳,写尽了作者的无奈之感。作者恼怒东风,因为东风在这孤独寂寞的时刻吹开了满苑的春花,让人沾染花香,撩拨心情,无法自控。这里与李商隐的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只不过李商隐是从自己的经验中提出的劝告,言辞更加沉痛;而李煜则是一时的心情无法排解,责怪东风,言辞无理,也无奈。上阕主要写眼前之景,抒发情感。

下阕转而写回忆与心情。描写了美好的“琼窗”和虚幻的“梦笛”,以及留恋的“残日”。这些情景虽然美好,却已经存在着无法如愿的遗憾。作者说“当年得恨何长”,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当时已经预见到了分别的痛苦,重点在于“当年”;二是当时的爱情越短暂,越深刻,以至于“长恨”到今天,重点在于“何长”。无论何解,都只是一种“恨”。这种“恨”是如此深刻和悠长,相聚时的碧栏杆、绿纱窗,分手时的杨柳树、长丝绦,历历在目,无法忘却。思量越多,越难以忘怀,越令人痛苦。结句说:“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既表达了当时已经是短暂如梦的情景,也表达了即使今天再次相见又能如何?依然是短暂如梦。总之,相思与回忆都是无奈的,这份感情始终是一种无奈,虽然美好,却令人心痛,不如不去思量的好。这种心情与李商隐曾经写过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相似。

整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和无法如愿的遗憾之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赏析详情»

五代诗人李煜的照片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猜您喜欢

李夫人赋

两汉 刘彻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
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
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
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
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
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
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
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
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
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
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
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
超兮西征,屑兮不见。
寖淫敞,寂兮无音。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
嫉妒闟茸,将安程兮。
方时隆盛,年夭伤兮。
弟子增欷,洿沫怅兮。
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
向不虚应,亦云己兮。
嫶妍太息,叹稚子兮。
懰栗不言,倚所恃兮。
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
去彼昭昭,就冥冥兮。
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兮。
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青衫湿·悼亡

清代 纳兰性德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

清代 纳兰性德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萧。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