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湿·悼亡》原文赏析

  • qīng
    shān
    shī
    湿
    ·
    dào
    wáng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jìn
    lái
    xiàn
    shāng
    xīn
    shì
    shuí
    huà
    cháng
    gēng
    cóng
    jiào
    fēn
    绿
    chuāng
    hóng
    leì
    zǎo
    yàn
    chū
    yīng
  • dāng
    shí
    lǐng
    lüè
    ér
    jīn
    duàn
    sòng
    zǒng
    duō
    qíng
    jūn
    dào
    dēng
    fēng
    chī
    shǔ
    chūn
    xīng

原文: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相关标签:悼亡怀人悲伤孤独青衫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最近有太多的伤心事,我能与谁倾诉于这漫漫长夜?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早春时节,窗外绿影婆娑,大雁归来,黄莺歌舞,任凭泪流满面。
当年与你欣赏美景,如今却丧失了,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忽然一阵风吹,明灯随风摇动,我以为是你的魂魄回来了,罢了,我只能痴情地数星等待。

注释:
①青衫湿:词牌名,此调体格多样,为双调。
②从教分付:一切都听任其安排。张元干《念奴娇》:“有谁伴我凄凉,除非分付,与杯中醽醁。”
③绿窗:指窗外绿景。红泪:指伤离或死别的眼泪。早雁初莺:是说春去秋来,形容时光流逝。
④领略:欣赏,晓悟。
⑤漆灯:灯明亮如漆谓之“漆灯”。《世说新语》谓王羲之见杜宏治,叹曰:“面如凝脂,目如点漆,此真神仙中人。这里的‘漆灯’语出唐李贺《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⑥风飐(zhǎn):风吹之意。毛文锡《临江仙》:“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苹远散浓香。”
⑦痴数春星:谓痴情地数着天上的星斗。梁简文帝《神山寺碑》:“澄明离日,照影春星。 《青衫湿·悼亡》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纳兰性德创作《青衫湿·悼亡》这首词的背景。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是纳兰性德与前妻卢氏的感情非常深厚。然而,卢氏却在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十日早逝,给纳兰性德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他因此感到悲痛欲绝,内心痛苦不堪,于是在此之后创作了大量的悼亡之作。而《青衫湿·悼亡》这首词是他创作的其中一篇佳作,极富生动感人之处。 《青衫湿·悼亡》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纳兰性德《浣溪沙·近来无限伤心事》这首词进行了解读。词题明确点明了悼亡的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内心的伤感和无数伤心事的积压,营造出了一种孤独悲伤的氛围。纳兰为自己的妻子卢氏写了许多悼亡词,每一首都表达了他对卢氏的深情。封建社会里,卢氏能够与纳兰相爱一场,死后又能够被纳兰如此思念,可以说是幸运的。然而,活下来的纳兰却是不幸的,他的伤痛无人能够诉说。

词中的“谁与话长更”一句以反问的语气描写了漫漫长夜中的孤独,词人在傍晚时分就开始为长夜而烦恼,心中充满了愁怨。纳兰明白自己的思念无济于事,但他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思念,一想到从前,就忍不住泪如雨下,悲痛欲绝。他抬眼望向窗外,看到早雁初莺,却不知道美人是否也在流泪。这里的“红泪”一语双关,既描写了屋内蜡烛燃烧淌下红泪的景象,又表达了词人内心对美人泣泪的臆想,展现了词人的孤单落寞和愁情。

下阕以“当时”二字为引子,词人回忆起与妻子相爱的往事,如今却被生死分离,辜负了当时的情意。结尾三句中的“忽疑君到”一句,词人借用了唐代卢仝的《有所思》中的诗句,描写了自己凝思出神时,突然看到漆灯的火苗被风吹得摇曳不定,疑心是爱妻的灵魂从泉下归来,于是痴痴地数星等待。这与周邦彦的《过秦淮》中的“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可以说是异曲同工,都表达了词人深情远思的意境,令人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痴情,令人动容。 《青衫湿·悼亡》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

清代 纳兰性德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萧。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吊白居易

唐代 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宋代 史达祖

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