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乐》原文赏析

  • chóu
  • [
    suí
    dài
    ]
    míng
  • chóu
    zài
    chù
    chóu
    shí
    chéng
    西
  • tǐng
    liǎng
    jiǎng
    cuī
    sòng
    chóu
    lái

原文: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莫愁现在在哪里呢?莫愁现在在石城的西边。
船夫用力拨动船桨,催促快点送莫愁来。

注释:莫愁乐:《莫愁乐》是《西曲歌》中的一首曲子,它是《石城乐》的变曲。根据史料记载,大致可以确定《莫愁乐》的来源:在石城的西边有一位歌妓,她唱着风行的《石城乐》曲,那曲子的和声是“妾莫愁”,因此人们就叫这位歌妓为莫愁,并且创作了一种新的变曲(可能是她自己创作的)来适应她的歌唱,这就是《莫愁乐》。

石城:今湖北省钟祥县。古称郢,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钟祥是楚国的别邑,被称为郊郢,是楚国的陪都。战国后期,它成为楚国的都城。在西汉初期,设立了县。到了三国时期,它属于吴国,并且建立了牙门戍筑城,称为石城。

艇子:方言,指小艇。

打:用力拨动。举起,提起。

两桨:拨动两次船桨。船桨。

催送:催促送来。快速送来。 《莫愁乐》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莫愁乐》是一首南朝乐府民歌,据史籍记载,它的产生源于石城(今湖北省钟祥县城)的一位名叫莫愁的歌女。她善歌《石城乐》,因其和声中有“妾莫愁”一句,人们便称她为“莫愁”。莫愁可能自己改编了一种新的变曲来配合她的歌唱,这就是《莫愁乐》。

诗中的第一句“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表达了男子对莫愁的神秘感和期待。虽然他知道莫愁居住在石城西面,但他故意问出这个问题,然后自问自答,这显示出他对女方的关注和紧张。也许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约会,或者他担心莫愁的家人会阻拦,所以他焦急地望着石城西畔,思考着莫愁是否会按约定赴会。

接下来的两句“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描述了男子焦急等待时,终于看到莫愁乘着小艇向他划过来的情景。虽然这两句字面上是在描写莫愁的活动,但男子内心的轻松和喜悦却通过诗中的细节展现出来。诗中提到的“艇子”是指小而轻的船,“打两桨”表示双桨在水面上划动。船小而两桨齐划,就像鸟儿长出了双翼,必然会飞得很快。因此,诗中用“催送”来形容小艇划行的速度。前三句似乎与主人公无关,直到最后一句的“来”字,才点出了主人公与莫愁的关系,并流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喜悦。

整首诗中,重复使用了三次“莫愁”,前两句的句式也相同,这种重复歌唱的手法正是民歌的特点之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抒情的成分,又夹杂着叙事的元素。语言朴实、简洁、准确,充满了动感,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一首优秀代表作品。 《莫愁乐》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东归在路率尔成咏

隋代 孙万寿

学宦两无成,归心自不平。
故乡尚万里,山秋猿夜鸣。
人愁惨云色,客意惯风声。
羁恨虽多情,俱是一伤情。

别周记室

隋代 王胄

五里徘徊隺,三声断绝猿。
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
别路悽无已,当歌寂不喧。
贫交欲有赠,掩涕竟无言。

白马篇

隋代 王胄

白马黄金鞍,蹀躞柳城前。
问此何乡客,长安恶少年。
结发从戎事,驰名振朔边。
良弓控繁弱,利剑挥龙泉。
披林扼凋虎,仰手接飞鸢。
前年破沙漠,昔岁取祁连。
折冲摧右校,搴旗殪左贤。
昆弥还谢力,庆忌本推儇。
海外平遐险,来庭识负褰。
三韩劳薄伐,六事指幽燕。
良家选河右,猛将征西山。
浮云屯羽骑,蔽日引长旃。
自矜有馀勇,应募忽争先。
王师已得隽,夷首失求全。
鼓行徇玉检,乘胜荡朝鲜。
志勇期功立,宁惮微躯捐。
不羡山河赏,谁希竹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