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原文赏析

  • sòng
    zhì
    lóng
    ān
    weī
    yīn
    shì
  • [
    sòng
    dài
    ]
    wáng
    ān
    shí
  • huāng
    yān
    liáng
    zhù
    rén
    beī
    leì
    rǎn
    jīn
    zhī
  • chú
    què
    chūn
    fēng
    shā
    绿
    kàn
    guò
    jiāng
    shí

原文: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相关标签:送别感伤写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野外,烟气和冰冷的雨水使人更加悲伤,我的泪水湿透了衣领,我却毫不知情。尽管没有了春风,河岸上的芦苇依然碧绿,就像当初我送你过江的时候一样。

注释:和甫指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龙安即龙安津,位于江宁城西二十里。吴氏女子指王安石的长女,吴安持的妻子。古时女子出嫁后,从夫姓,称某氏。

助人悲指人本已因别离而受伤,而烟雨荒凉更加加重了这种悲伤。

春风沙际绿指春风吹拂,沙边的草依然青翠。

一如指一切都像。汝指吴氏女子。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王安石在元丰五年(1082)送弟弟王安礼赴京任职时的情景。自从王安石在熙宁九年(1076)罢相返回金陵以来,已经有七年时间他未能与长女相见。这次送弟弟赴京,让他触景生情,更加思念远方的女儿。诗人在这种思念之中,充满深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色之中,写下了这首七绝诗,寄给了他的女儿,表达了父女之间深厚的亲情。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创作背景详情»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照片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您喜欢

鹊桥仙·扁舟昨泊

宋代 吴潜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春雨

唐代 徐凝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萤火

清代 赵执信

和雨还穿户,经风忽过墙。
虽缘草成质,不借月为光。
解识幽人意,请今聊处囊。
君看落空阔,何异大星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