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不绝》原文赏析

  • jué
  • [
    táng
    dài
    ]
  • míng
    guò
    jiàn
    weī
    yìng
    kōng
    yáo
    feī
  • jiē
    qián
    duǎn
    cǎo
    luàn
    yuàn
    cháng
    tiáo
    fēng
    zhà
  • shí
    xuàn
    yìng
    jiāng
    xíng
    yún
    shī
    湿
    xiān
  • yǎn
    biān
    jiāng
    cōng
    weì
    dài
    ān
    liú
    làng
    guī

原文: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相关标签:咏物写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喧哗的雨已经过去、逐渐变得细微,映着天空摇漾的是如丝的细雨飘飞。
石阶前小草沾了泥并不脏乱,院子里柳条上的风也陡然变得稀少起来。
舞石应立即带着乳子起飞,且不要因播撒云层濡湿自己的仙衣。
眼前江船何其匆促,不等到江流平静就迎着风浪归去。

注释:
《杜诗演义》:先之以鸣雨,继之以微雨,故题云《雨不绝》。
鸣雨:雷雨。边连宝:大雨易绝,细雨难绝。大雨过而继以细雨,则倍难绝。谚所谓雨后毛不晴也。
映空:犹阴空,天色昏暗。《通俗文》:日阴曰映。飏(音扬),飞扬。如丝飞,指细雨绵绵。
长条:指柳树枝条,例如庾信诗“河边杨柳百尺枝,别有长条踠地垂”(《杨柳歌》),以及杜甫绝句“隔户杨柳弱嫋嫋,狂风挽断最长条”。有人认为“长条”指雨,恐非。仇兆鳌注:草不沾污,见雨之微。风虽乍稀,雨仍未止也。
“舞石”句用典。舞石将乳子,见于《水经注》卷三十八:湘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一,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旋应:很快。将:带领。这句是用传说中石燕来形容风中的雨点。
《杜律演义》:莫自湿,劝神女莫久行雨,而自湿其衣也。仇注:舞燕将子,记暮春雨。行云湿衣,切巫山雨。这里也用了一个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序:昔者先王(指楚怀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舸(音葛):船。何:何其。匆促:匆忙、仓促。
“未待”句是说,未等水流平稳,就逆流而归。 《雨不绝》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在公元766年,杜甫已经55岁高龄,他当时居住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这一年可能是雨水较多的一年,因此杜甫在此之前已经写过几首描写雨水的诗作。 《雨不绝》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讨论了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文章首先引用了清初学者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的解读,指出诗中前六句描写了雨中的景物,后两句描写了雨停后的行舟情景。文章接着引用了清代杜诗研究家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的观点,认为诗中的“望晴”一词表达了停雨后的欢愉和归程的愿望。浦起龙还解释了诗中的“舞石”和“行云莫自湿仙衣”两句的意义,认为杜甫借用了这些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然而,当代诗人谢颐城对仇兆鳌和浦起龙的解读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们的解释不准确。谢颐城认为杜甫借用“舞石”和“行云莫自湿仙衣”这两个典故,实际上是在提醒自己不能只顾游览潇洒,而忽视了归程。同时,谢颐城还指出这首诗的一个缺点是“舞石”典故的运用不够协调。整篇文章通过引用不同学者的观点,对杜甫的《登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评价。 《雨不绝》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春雨

宋代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剑器近·夜来雨

宋代 袁去华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
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晨雨

唐代 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