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薛涛》原文赏析

  • zèng
    xuē
    tāo
  • [
    táng
    dài
    ]
    yuán
    zhěn
  • jǐn
    jiāng
    huá
    é
    meí
    xiù
    huàn
    chū
    wén
    jūn
    xuē
    tāo
  • yán
    qiǎo
    tōu
    yīng
    shé
    wén
    zhāng
    fēn
    fèng
    huáng
    máo
  • fēn
    fēn
    duō
    tíng
    gōng
    qīng
    mèng
    dāo
  • bié
    hòu
    xiāng
    yān
    shuǐ
    chāng
    huā
    yún
    gāo

原文: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相关标签:写人才女

译文及注释

译文: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
注释: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滑腻,平滑细腻。峨眉: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此均用以泛指蜀地。
幻出:化出,生出。文君:卓文君,西汉人,美而多才。慕司马相如之才,与之私奔,为千古之风流佳话的主人公。
巧偷鹦鹉舌:比喻言辞锋利善辩。鹦鹉在古代被认为是善言之鸟。
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
注释:凤皇毛:比文采斑斓。凤皇:即凤凰。
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笔,公侯们个个想像王浚梦刀升迁那样离开那里,他们都自愧弗如。
注释:纷纷:众多貌。辞客:文人,诗人。停笔:谓文士们多因自感才学不及薛涛而搁笔。梦刀:梦见刀州,即想到蜀地为官。
分别后远隔烟水无限思念,这思念就像庭院里菖蒲花开那样盛,像天上祥云那样高。
注释:烟水:泛指风烟山水。菖蒲:草名,有香气,生于水边。五云:祥云,瑞云。旧以为仙子居处。 《寄赠薛涛》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元稹在元和四年(809)三月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前往东川出使的情景。当时的元稹年仅三十岁,妻子韦氏还未去世。元稹到达东川后,与当时有名的女诗人薛涛一见钟情,二人相互倾心并走到一起。根据《全唐诗话》的记载,这首诗应该是在长庆元年(821)创作的,因为元稹在这一年担任翰林学士,而这是他唯一一次担任该职位。 《寄赠薛涛》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元稹的这首诗是他写给薛涛的回信,表达了他离别后对薛涛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几乎全是对薛涛的赞美,用词巧妙。诗中称赞薛涛为山川名秀所生,同时以卓文君类比,形容她的才华出众。作者说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搁笔,公侯们也都自愧弗如,显示了薛涛的文才之高。最后两句“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表达了作者对薛涛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薛涛的深深怀念之情。虽然思想性不甚可取,但整篇诗写得流畅自然,是才子佳人相赠的得意之作。 《寄赠薛涛》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元稹的照片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是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间的诗人,字微之,别字威明,出生于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是元宽,母亲是郑氏。元稹是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的十四世孙。

在早年,元稹与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致力于创作新的乐府诗。乐府是一种古代的民歌体裁,元稹和白居易试图通过创新和改革,使乐府诗重新焕发活力。

元稹的诗歌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爱情、离别、人生哲理等主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流畅,被誉为“元白”,与白居易并称。

元稹的生平和事迹还有待进一步补充。

猜您喜欢

咏廿四气诗 谷雨春光晓

唐代 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春晓

唐代 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连昌宫词

唐代 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