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江南蝶》原文赏析

  • wàng
    jiāng
    nán
    ·
    jiāng
    nán
    dié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jiāng
    nán
    dié
    xié
    shuāng
    shuāng
    shēn
    láng
    quán
    fěn
    xīn
    hán
    shòu
    寿
    tōu
    xiāng
    tiān
    qīng
    kuáng
  • weī
    hòu
    báo
    yān
    guāng
    cái
    bàn
    yóu
    fēng
    lái
    xiǎo
    yuàn
    yòu
    suí
    feī
    guò
    dōng
    qiáng
    cháng
    shì
    weí
    huā
    máng

原文: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相关标签:蝴蝶望江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的蝴蝶,双双在夕阳下翩翩起舞。长得像何晏那样美,在花丛中流连,吸吮花蜜,生性轻浮放浪。

下过小雨后,蝴蝶沾水发腻的粉翅在夕阳的照耀下,发出微光。它刚随着蜜蜂飞进小院,又陪柳絮越过东墙,经常为鲜花奔忙。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何郎全傅粉:三国时魏人何晏皮肤白皙,就像敷了粉一样,故曰“傅粉何郎”。”此以“何郎傅粉”喻蝶的外形美,说蝶仿佛是经过精心涂粉装扮的美男子。何郎,何晏。

韩寿爱偷香:晋韩寿美姿容,贾充女午悦之,偷其父西域奇香以遗之。后贾充觉,乃女韩寿。此以“韩寿偷香”比喻蝶依恋花丛、吸吮花蜜的特性。 《望江南·江南蝶》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望江南·江南蝶》是一首咏物词,以蝴蝶为吟诵对象。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欧阳修任职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时期。然而,具体的创作时间并没有被记录下来,因此无法确定是在何时创作的。

在欧阳修的时代,汴京是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一位文人官员,欧阳修在这个繁华的城市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他不仅参与政务,还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

《望江南·江南蝶》这首词以蝴蝶为主题,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和蝴蝶的飞舞。蝴蝶是一种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的昆虫,常常被用来象征自由、美丽和爱情。在这首词中,欧阳修通过对蝴蝶的描绘,展示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环境。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是欧阳修在汴京工作期间对江南地区的向往和思念。汴京虽然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与江南地区相比,它的自然环境和风景可能相对较为平淡。因此,欧阳修可能通过创作这首词来表达对江南地区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此外,蝴蝶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常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幸福、美好和自由。因此,欧阳修选择以蝴蝶为主题,也可能是希望通过这首词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之,《望江南·江南蝶》这首词是欧阳修在汴京任职期间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它以蝴蝶为主题,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和蝴蝶的飞舞。这首词可能是欧阳修对江南地区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的表达,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望江南·江南蝶》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还通过对人物典故的引用,将人与蝶相互拟合,增加了诗词的深度和趣味性。词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蝴蝶的美丽和特性。同时,词中也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浪蝶便度翠穿红地忙乎起来”、“薄翅腻烟光”,使整首词更加生动有趣。最后,词的结尾巧妙地回应了开头的主题,通过“为花忙”这一意象,再次强调了蝴蝶的轻狂特性。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蝴蝶的描写,展现了其美丽和轻狂的特性,同时也通过对人物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词的深度和趣味性。 《望江南·江南蝶》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

宋代 欧阳修

百种相思千种恨,早是伤春,那更春醪困。薄幸辜人终不愤,何时枕畔分明问。
懊恼风流心一寸,强醉偷眠,也即依前闷。此意为君君不信,泪珠滴尽愁难尽。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宋代 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石曼卿墓表

宋代 欧阳修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
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
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
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
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
由是益与时不合。
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
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
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
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
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
”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
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
皆有能名。
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
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
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驰武三十余年。
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
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
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
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
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
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
遇人无贤愚,皆尽忻,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
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有子济、滋。
天子闻其丧,官其一子,使禄其家。
既卒之三十七日葬于太清之先茔,其友欧阳修表于其墓曰:呜呼曼卿!宁自混以为高,不少屈以合世,可谓自重之士矣。
士之所负者愈大,则其自顾也愈重,自顾愈重,则其合愈难。
然欲与共大事,立奇功,非得难合自重之士,不可为也。
古之魁雄之人,未始不负高世之志,故宁或毁身污迹,卒困于无闻。
或老且死,而幸一遇,犹克少施于世。
若曼卿者,非徒与世难合,而不克所施,亦其不幸不得至乎中寿,其命也夫!其可哀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