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原文赏析

  • jiā
    ào
    ·
    yuè
    liú
    huā
    yāo
    yàn
    hōng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yuè
    liú
    huā
    yāo
    yàn
    hōng
    绿
    yáng
    dài
    chuī
    chuī
    chóng
    xīn
    chán
    jiǎo
    zòng
    jīn
    pán
    sòng
    shēng
    xiāo
    huà
    shān
    pán
    shuāng
    fèng
  • zhèng
    shì
    lán
    shí
    jié
    dòng
    chāng
    jiǔ
    meǐ
    qīng
    zūn
    gòng
    huáng
    shí
    nòng
    yóu
    méng
    zhōng
    děng
    xián
    jīng
    shā
    chuāng
    mèng

原文: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相关标签:端午节风俗女子生活情思渔家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注释:
妖艳: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动人。
生绡:未经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来作画,也用来指代画卷。
浴兰:指浸泡在兰花汤中。兰花有清香的作用。
惊破:打破、打扰。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介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是一首词作,作者欧阳修通过描写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展现了深闺女子的生活。词中描述了深闺女子用五色新丝包裹的粽子,由侍婢送上金盘,并享受香花浴的场景。在一个香梦中醒来时,女子被黄鹂的歌声唤醒,给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感觉。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生活情景,展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简介详情»

创作背景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端午节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据传,端午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楚国。相传,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因政治斗争失败而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都会划龙舟、赛龙舟,以示对他的怀念和缅怀。这一传统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非常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就是赛龙舟。赛龙舟是一项古老而激烈的竞技运动,参与者们会划着长长的龙舟,在河流或湖泊上竞速。这项活动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体力和技巧,还寓意着团结协作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此外,端午节还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而成的传统食品。人们相信吃粽子可以驱邪避瘟,保佑身体健康。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亲朋好友们也会互相赠送粽子,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关怀。

此外,端午节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就是挂艾草和穿香囊。人们相信艾草有驱邪避瘟的功效,因此会将艾草挂在门口或悬挂在家中,以祈求家庭平安和健康。而香囊则是一种装有香料的小袋子,人们会将香囊挂在身上,以驱除疾病和邪恶。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的节日。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和穿香囊等活动,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端午节不仅是一个庆祝节日,更是一个凝聚人心、增进团结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时刻。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是宋代欧阳修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端午节的风俗和闺中女子的情思,展现了人们在这个节日中的喜悦和离愁别绪。

上片描写了端午节的风俗。欧阳修运用了“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这个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氛围。榴花妖艳烘,杨柳垂丝长,角粽香气扑鼻来,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端午节的独特景色,也表达了人们在这个节日中的欢乐和喜悦之情。

下片则描写了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和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们对于祛除邪气和迎接新的一年的期盼。而在这些风俗之后,词中紧接着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这里的青丝指的是未出阁的姑娘,她们在享用完粽子后,留在家中休息,却在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这种情感的抒发,表达了闺中女子对于自由和追求的渴望,同时也展示了她们内心的离愁别绪。

整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端午节的风俗和闺中女子的情思,展现了人们在这个节日中的喜悦和离愁别绪。欧阳修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端午节的独特氛围和闺中女子的情感。这首词不仅具有文化内涵,还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除夜

宋代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中秋月

宋代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和端午

宋代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