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元夕》原文赏析

  • shēng
    chá
    ·
    yuán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nián
    yuán
    shí
    huā
    shì
    dēng
    zhòu
  • yuè
    shàng
    liǔ
    shāo
    tóu
    rén
    yuē
    huáng
    hūn
    hòu
  • jīn
    nián
    yuán
    shí
    yuè
    dēng
    jiù
  • jiàn
    nián
    rén
    leì
    shī
    湿
    chūn
    shān
    xiù
    (
    shī
    湿
    zuò
    mǎn
    )

原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湿 一作:满)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元宵节追忆爱情生查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注释:
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生查子·元夕》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被广泛认为是公元1036年(景祐三年)的一位作者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夫人所作。然而,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词是由朱淑真所作。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036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北宋朝廷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文人雅士们纷纷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据说,这位作者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夫人是他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然而,不幸的是,杨氏夫人在年轻时就离世了,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思念。

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杨氏夫人去世后写下的,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爱情的无尽怀念之情。词中可能包含了作者对妻子美丽的描绘,以及对他们曾经共同度过的幸福时光的回忆。

另一种说法是,这首词实际上是由朱淑真所作。朱淑真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女词人,她以其才华横溢的作品而闻名于世。如果这首词是由朱淑真所作,那么它可能是她对自己逝去的爱情的追忆和怀念之作。

无论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它都成为了北宋时期文学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故事,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情感氛围。它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短暂,以及对逝去爱情的无尽思念。这种情感共鸣使得这首词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生查子·元夕》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去年与今年元夜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甜蜜恋情的怀念和对现实失落的痛苦。上阕描写了去年元夜的美好时光,灯火辉煌,恋人秘密相会,情意绵绵。下阕则写出了今年元夜的凄凉景象,虽然月与灯依旧,但却不见去年的人,泪湿春衫袖。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词中的哀乐情感更加鲜明,读来令人感慨。与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相似,这首词也表达了失落感和孤独感。整首词以回旋咏叹的方式展开,情感真挚动人。 《生查子·元夕》鉴赏详情»

赏析

已见她对过去情人的思念之深。接着,词中出现了一个关键词:“生查子”。生查子,是一种元夜的游戏,也是词的题目。通过这个游戏,女主人公表达了她对过去情人的思念之情。她说:“生查子,都为你。”这句话简洁明了,却道出了她对情人的深深眷恋。她用这个游戏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词以元夜为背景,通过描写元夜的繁华景象和女主人公对过去情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种深情的爱情故事。词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不同时空的场景和情感,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同时,词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对元夜的描绘和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浪漫而悲伤的情感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生查子》以其深情的爱情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元夜的繁华和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比和描写的手法,词中展现了一种浪漫而悲伤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词不仅在元曲中被广泛模仿,也成为了明代徐士俊所称赞的作品,可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生查子·元夕》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幕遮·怀旧

宋代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