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原文赏析

  • lóu
    chūn
    ·
    bié
    hòu
    zhī
    jūn
    yuǎn
    jìn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bié
    hòu
    zhī
    jūn
    yuǎn
    jìn
    chù
    liáng
    duō
    shào
    mèn
    jiàn
    xíng
    jiàn
    yuǎn
    jiàn
    shū
    shuǐ
    kuò
    chén
    chù
    wèn
  • shēn
    fēng
    zhú
    qiāo
    qiū
    yùn
    wàn
    qiān
    shēng
    jiē
    shì
    hèn
    dān
    zhěn
    mèng
    zhōng
    xún
    mèng
    yòu
    chéng
    dēng
    yòu
    jìn

原文: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秋天闺怨离别玉楼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音信全无我要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每一片叶子都似乎在诉说着别愁离恨。我斜倚孤枕想在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已经燃尽。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词谱》谓五代后蜀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多少:不知多少之意。
书:书信。
鱼沉:鱼不传书。古代有鱼雁传书的传说,这里指音讯全无。
秋韵:即秋声。此谓风吹竹声。
攲(yǐ):古通“倚”,斜,倾。单枕:孤枕。
烬(jìn):灯芯烧尽成灰。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欧阳修早期的作品。这首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的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离情别绪。这首词描绘了别后相思的愁绪,展现了女性在离别时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早期创作中尝试以女性视角来表达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闺中女性的离情别绪。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思妇在孤独的夜晚,欲寻慰藉的梦境也无法实现,只能独自躺在床上,枕着单薄的枕头,寻找着爱人的身影。然而,梦境不成,灯火已经熄灭,她只能独自承受着无尽的孤寂和痛苦。



最后两句“独伴孤灯怨灯深,半夜风雨过重寻。”表达了思妇在深夜中独自守着孤灯,怨恨着灯火的昏暗。在半夜的风雨中,她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渴望着爱人的归来。整首词以“恨”字为主线,通过描写思妇的孤独、思念和怨恨,展现了她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



这首词的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情感朴实。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思妇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词中的景物与情感相互交融,寓意深远。整首词情感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抒情与写景相融合,使词的艺术风格独特而深曲婉丽。



此词受到五代花间词的影响,展现了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通过景物的描写,深入刻画了思妇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在爱人离别后的孤独和痛苦。整首词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代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