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tíng
    yuàn
    shēn
    shēn
    shēn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tíng
    yuàn
    shēn
    shēn
    shēn
    yáng
    liǔ
    duī
    yān
    lián
    chóng
    shǔ
    diāo
    ān
    yóu
    chù
    lóu
    gāo
    jiàn
    zhāng
    tái
  • héng
    fēng
    kuáng
    sān
    yuè
    mén
    yǎn
    huáng
    hūn
    liú
    chūn
    zhù
    leì
    yǎn
    wèn
    huā
    huā
    luàn
    hóng
    feī
    guò
    qiū
    qiān

原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闺怨伤春蝶恋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登上高楼也望不见通向章台的大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注释:
几许:多少。许,估计数量之词。
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玉勒:玉制的马衔。
雕鞍:精雕的马鞍。
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章台: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乱红:凌乱的落花。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写女子闺怨的词,但是词的创作时间和作者都无法确定。这首词被收录在欧阳修的《六一词》和冯延巳的《阳春集》中,词牌名分别为“蝶恋花”和“鹊踏枝”。李清照认为这首词是欧阳修所作,她在《临江仙》词序中提到:“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时则将其归属于冯延巳的作品。在宋代词的发展史上,词风承袭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阳修和冯延巳都是宰执级别的官员,政治地位和文化素养基本相似。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相似,有些作品往往难以区分。就像这首词一样,很难确定其真正的作者。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起的幻想。词人运用了“梦里”、“相见”、“相思”等词语,表达了女主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在梦中与丈夫相见,相互倾诉相思之苦,但醒来后却只能独自承受离别之痛。词人通过这种幻想的手法,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女主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则表达了女主人对于与丈夫相聚的渴望,但又深知离别的痛苦。整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主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主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幻想的运用,词人将女主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闺怨之作。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代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生查子·元夕

宋代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湿 一作: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