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览》原文赏析

  • shuǐ
    diào
    tóu
    ·
    yóu
    lǎn
  • [
    sòng
    dài
    ]
    huáng
    tíng
    jiān
  • yáo
    cǎo
    chūn
    líng
    shàng
    táo
    huā
    shǔ
    zhī
    shàng
    yǒu
    huáng
    chuān
    穿
    huā
    xún
    zhí
    bái
    yún
    shēn
    chù
    hào
    zhǎn
    hóng
    zhī
    huā
    shēn
    hóng
    lòu
    shī
    湿
    rén
  • zuò
    shí
    zhěn
    jīn
    huī
    zhé
    xiān
    chù
    rén
    bàn
    bái
    luó
    beī
    weí
    líng
    zhī
    xiān
    cǎo
    weí
    zhū
    chún
    dān
    liǎn
    cháng
    xiào
    weí
    zuì
    xià
    shān
    míng
    yuè
    zhú
    rén
    guī

原文: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纪游想象抒怀情怀水调歌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
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一路伴随着我。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瑶草:仙草。
武陵溪:指代幽美清净、远离尘嚣的地方。武陵:郡名,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常德。桃源的典故在后代诗词中又常和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传说混杂在一起。
枝:一作“花”。
倚:依。一作“欹”。
金徽:金饰的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这里指琴。
谪仙:谪居人间的仙人。
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而成的酒杯。
灵芝:菌类植物。古人以为灵芝有驻颜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故称仙草。 《水调歌头·游览》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参与编写《神宗实录》,这本书是对当时神宗治水措施的文字讽刺和嘲笑。然而,由于被人诬告为“幸灾谤国”,黄庭坚晚年两次被贬官到西南地区。这首诗大约是在他晚年被贬谪的时期创作的。

在这首诗中,黄庭坚可能表达了他对自己被贬谪的无奈和悲伤之情。他可能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自然的美丽来表达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诗中可能包含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可能透露出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思考。

黄庭坚的创作背景和经历为这首诗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他作为一位被贬谪的文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和自我安慰的产物,也是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总之,黄庭坚晚年被贬谪的经历和他对政治现实的不满为这首诗提供了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和自我安慰的产物,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自然的美丽,他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是黄庭坚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的体现。 《水调歌头·游览》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最后一句“白螺杯”是指李白的酒杯,也是词人对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象征。整首词通过描写神游桃花源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展现了他高洁不凡的品格和孤芳自赏的思想。 《水调歌头·游览》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照片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

猜您喜欢

赠元发弟放言

宋代 黄庭坚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
凿井九阶,不次水泽。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
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宋代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代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