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站在西岸向东岸眺望,视线被如烟似雾的树林隔断,看不到江东路上走来的情人。我想只有在梦中往来相会,才不怕被江水阻拦。
灯下写了无数封情书,但想来想去找不到传递的人。即使想托付鸿雁传信,可是已是秋末了,时间太晚了。
注释:
1、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林。
2、江东路:指爱人所在的地方。
3、阑住:即“拦住”。
4、书:信。
5、算:估量,这里是想来想去的意思。
6、直饶:当时的口语,犹尽管、即使之意思。
7、分付:交付。
8、秋将暮:临近秋末。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译文及注释详情»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然而,由于他与元祐党有关联,当新党得势时,黄庭坚被贬谪到西南地区的涪州,并被安置在黔州等地。这首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黄庭坚的贬谪经历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迫离开了繁华的都市,被流放到了偏远的地方。这种贬谪的处境使他感到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让他对人生和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在这首词中,黄庭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描述了贬谪后的黔州景色,描绘了那里的山川和江河,以及那里的人们的生活。他用自然景色来映衬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命运的无奈。
这首词展现了黄庭坚的才华和情感的丰富。尽管他身处困境,但他依然能够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词不仅是对黄庭坚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黄庭坚的贬谪经历虽然给他带来了痛苦和困扰,但也激发了他更深层次的创作灵感。他在贬谪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也成为了他文学生涯中的重要篇章。
总之,这首词是黄庭坚在被贬谪到西南地区时创作的作品,它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映,也是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黄庭坚的贬谪经历虽然给他带来了痛苦,但也激发了他更深层次的创作灵感,使他成为了宋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创作背景详情»
望也破灭了。这种情感的曲折变化,通过灯前写书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词以一种流畅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离愁和相思的复杂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的“望”、“梦”、“写书”等细节,不仅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还表达了她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梦幻世界的向往。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离愁和相思之情。通过“望”、“梦”、“写书”等细节,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梦幻世界的向往。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赏析详情»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