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旧彭泽怀陶令》原文赏析

  • 宿
    jiù
    péng
    huái
    怀
    táo
    lìng
  • [
    sòng
    dài
    ]
    huáng
    tíng
    jiān
  • qián
    yuàn
    shēn
    miǎo
    yuān
    míng
    yóu
    táo
  • péng
    dāng
    shí
    chén
    míng
    shì
    háo
  • hán
    huī
    mǎo
    jīn
    dāo
  • suì
    wǎn
    xíng
    gēng
    shǐ
    háo
    yuán
    liàng
  • wàng
    zhū
    āng
    zàng
    yóu
    hàn
    xiāng
  • shí
    zhōu
    zhǐ
    huī
    yòng
    zhū
    jiāng
  • píng
    shēng
    běn
    cháo
    xīn
    suì
    yuè
    yuè
    jiāng
    làng
  • kōng
    shí
    gōng
    luò
    jiǔ
    tiān
    shàng
  • xiàng
    lái
    feī
    rén
    yǒu
    shàng
  • shǔ
    gāng
    zhì
    jiǔ
    yòng
    zhuó
    beī
    àng
  • zhāo
    qiān
    zài
    hún
    wén
    huò
    dāng

原文: 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
彭泽当此时,沉冥一世豪。
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
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
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
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
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
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
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
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
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相关标签:写人赞美

译文及注释

葛:指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陶渊明对他的忠诚和倔强个性表示景仰。

⑺“益州太守刘备”句:指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创立者,他能够任用贤才和指挥良将,但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却没有这样的人物,导致他无法实现自己安邦定国的愿望。

⑻“精工的诗篇”句:指陶渊明的诗作,他的诗作被认为是精雕细琢、美妙非常,如同从九天落下的笔墨。

⑼“不巧正遇我刚刚戒酒”句:表达了作者无法以酒来向陶渊明致敬的遗憾之情。

⑽“招回他千年以前的灵魂”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唤起陶渊明的精神和思想,使他的灵魂重回千年前的时代。

注释:

⑴“渊明”句:用“水清无鱼”之意。意思是水太清澈,鱼儿无处可藏身。这里引用了《大戴礼·子张问入官》中的一句话,意味着人过于苛察,不能容忍他人。

⑵“彭泽”二句:彭泽是陶渊明曾经任职的地方,沉冥指的是被埋没、消失无踪迹。一世豪指陶渊明原本有志向的人,但却被埋没在微官之中。

⑶“司马”二句:原文中应为“礼乐卯金刀,司马寒如灰”,意思是汉朝时刘姓制作礼乐,到了司马氏掌权的晋朝,尤其是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末世,礼乐已经衰微,如同灰烬一样无法复兴。卯金刀指的是刘字。

⑷以字行:陶渊明的字是元亮,也有一种说法是名潜字渊明。

⑸更始:重新开始,这里指重新恢复礼乐。

⑹“凄其”句:引用了南朝宋谢灵运的诗句,意思是寒凉凄怆。这里形容陶渊明的情绪凄怆。

译文:
潜伏的鱼希望藏身在幽渺的地方,渊水澄明鱼儿无处可逃。
彭泽县曾经在古时,埋没了陶渊明这盖世英豪。
汉室刘姓制作礼乐,到司马氏手中已衰微非常。
中年以后陶渊明只用字号,要重振朝纲字号唤作元亮。
凄怆地缅怀汉相诸葛,刚直倔强的个性也和他相仿。
可惜当世没有益州太守刘备,能够任用贤才指挥良将。
致使渊明平生徒存安邦定国的心愿,却只好把岁月消磨在江湖之上。
空留下精工的诗篇,好像从九天落笔美妙非常。
从古到今不是没有可敬的人,独有渊明最值得交友、景仰。
不巧正遇我刚刚戒酒,因此不能斟杯酒向他献上。
想要招回他千年以前的灵魂,或许这首诗倒还适宜、妥当。 《宿旧彭泽怀陶令》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的冬天。当时,山谷由北京移知吉州太和县,途经彭泽县。在这个过程中,黄庭坚追忆起曾经在这个地方担任过县令的陶渊明,并因此而写下了这首诗。

黄庭坚一直坚信孝友忠信是做人的根本。基于这一信念,他对陶渊明的评价与众不同。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才华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于世。黄庭坚对陶渊明的评价可能是基于他对陶渊明的品德和才华的赞赏。

这篇创作背景描绘了黄庭坚在旅途中回忆起陶渊明的情景。通过回忆,黄庭坚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篇创作背景也反映了黄庭坚对孝友忠信等价值观的重视,以及他对陶渊明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的认可。 《宿旧彭泽怀陶令》创作背景详情»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照片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

猜您喜欢

戏呈孔毅父

宋代 黄庭坚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谒金门·示知命弟

宋代 黄庭坚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跋子瞻和陶诗

宋代 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