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呈孔毅父》原文赏析

  • chéng
  • [
    sòng
    dài
    ]
    huáng
    tíng
    jiān
  • guǎn
    chéng
    shí
    ròu
    xiāng
    fāng
    xiōng
    yǒu
    jué
    jiāo
    shū
  • wén
    zhāng
    gōng
    yòng
    jīng
    shì
    zhuì
    lòu
    zhū
  • jiào
    shū
    zhù
    zuò
    pín
    zhào
    chú
    yóu
    néng
    shàng
    chē
    wèn
  • sēng
    chuáng
    tóng
    fàn
    mèng
    suí
    qiū
    yàn
    dào
    dōng

原文: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相关标签:仕途怀才不遇讽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像我这样靠写文章谋生的人,生来就没有成为封侯拜相的命运。那位孔方兄早就向我发出了绝交的书信。
我以笔墨为生,努力学习写作,但却没有治理国家的功用。即使我有着卓越的才华,但我的文章被人们认为对社会无益,就像蜘蛛网上的露珠一样毫无价值。
朝廷下诏召我入京城,却任命我一个低微的职务,校书郎、著作郎,我只能坐上马车去问候别人的身体状况了。
突然想起我们在江西时的情景,同住寺庙,共进晚餐,虽然贫穷但却无比愉快。做这样一个贫穷而卑微的官员,还不如你我在梦中随着南飞的秋雁回到东湖,过上自由悠闲的隐居生活啊。

注释:
孔毅父:即孔平仲,字毅父,江西新干人,治平二年进士,是黄庭坚的好友。
管城子:即毛笔。
食肉相:即封侯之相。根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看相的人曾说班超“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后来班超投笔从戎,立下功勋,果然封侯。
孔方兄:即钱。暗含鄙视和嘲笑之意。
绝交书:嵇康有《与山巨源绝交书》。这里借指与钱财无缘。
经世:治理社会。
丝窠(kē):这里指蜘蛛网。
校书:即校书郎,旧时负责校勘书籍的官职。
著作:即著作郎,旧时负责编撰国史的官职。
诏除:朝廷下令拜官授职。
问何如:近来身体状况如何。
东湖:位于江西南昌市东南。 《戏呈孔毅父》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的效果。整首诗情感流转自然,结构紧凑,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无奈和对官场生涯的不满,同时也透露出对退隐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使诗篇更加丰富多元,给人以深思和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幽默的笔调和巧妙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痛苦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戏呈孔毅父》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照片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

猜您喜欢

谒金门·示知命弟

宋代 黄庭坚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跋子瞻和陶诗

宋代 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杂诗七首·其一

宋代 黄庭坚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