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柳·赠歌者》原文赏析

  • shān
    tíng
    liǔ
    ·
    zèng
    zhě
  • [
    sòng
    dài
    ]
    yàn
    shū
  • jiā
    zhù
    西
    qín
    suí
    shēn
    huā
    liǔ
    shàng
    dǒu
    jiān
    xīn
    ǒu
    xué
    niàn
    shēng
    diào
    yǒu
    shí
    gāo
    è
    xíng
    yún
    shǔ
    jǐn
    chán
    tóu
    shǔ
    xīn
    qín
  • shǔ
    nián
    lái
    wǎng
    xián
    jīng
    dào
    cán
    beī
    lěng
    zhì
    màn
    xiāo
    hún
    zhōng
    cháng
    shì
    tuō
    rén
    ruò
    yǒu
    zhī
    yīn
    jiàn
    cǎi
    biàn
    chàng
    yáng
    chūn
    dāng
    yán
    luò
    leì
    chóng
    yǎn
    luó
    jīn

原文: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失意感慨山亭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家住在西秦,开始只是靠小小的随身技艺维持生活。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我偶然学得了念奴的唱腔,声调有时高亢能遏止住行云。所得的财物不计其数。没辜负我的一番辛劳。

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满腹心事,该向何人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

注释:
山亭柳:词牌名,晏殊是宋词中第一次用平声韵填写此调的作者。
晏殊小词一向并无标题,这首词以《赠歌者》题名是一种例外。
西秦:地名,在今甘肃省榆中北。
博:众多,丰富。
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 斗:竞争。
念奴:唐代天宝年间著名歌女。
高遏行云:《列子·汤问》说古有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遏,止。
蜀锦:出自蜀地的名贵丝织品。 负:辜负。
‘数年”二句:杜甫《赠韦左丞》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漫:枉,徒然。
采:选择,接纳。 《阳春》:即《阳春曲》,一种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歌曲。 《山亭柳·赠歌者》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晏殊在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晋升为户部尚书后,担任永兴军长官的情况。晏殊在此时已经年过六十,多年来一直被贬官,心中积蓄了许多不平之气,难以抑制。为了宣泄内心的郁闷情绪,晏殊借用歌者的身份,创作了这首词。 《山亭柳·赠歌者》创作背景详情»

宋代诗人晏殊的照片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他出生于抚州府临川城(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父亲是抚州府手力节级官员。晏殊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和他的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北宋词坛上享有盛誉,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他们的词作风格独特,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晏殊的词作以婉约清丽、含蓄深沉为特点,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他的词作流传至今,被誉为北宋词坛的代表之一。

晏殊的散文作品也颇具影响力,他的散文以叙事流畅、描写细腻为特点,常以历史典故和人物传记为题材,展现了他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晏殊在1055年去世,享年64岁。他的词作和散文作品为后世文人所推崇,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猜您喜欢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

宋代 晏殊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宋代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宋代 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