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华美的楼阁被铜锁横扣着,寒食清明过后春天即将结束。窗前的斜月好似含愁的双眉,帘外的落花犹如悲啼的眼泪。
注释:玉楼朱阁:华贵的楼阁。
横金锁:比喻门庭冷清无人往来。金锁,金色的连锁式花纹,一说指铜制的锁。
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一说前两日),禁火冷食,节后另取新火。相传寒食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事。
春欲破:春天将尽。
堕:落。
朝云聚散:聚散象朝云一样。朝云,名词作状语。
无那(nuò):无可奈何。那,通“奈”。
相看(kān):相守。看,守护照料。
将为:即将谓,犹言以为。表示测度和推断。
思想:思念。
《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译文及注释详情»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战争停止了,社会相对稳定,人们开始享受富贵欢乐的生活。晏殊的一生也是显达适意的,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晏殊的艺术创作主题主要围绕着宴饮歌舞、男女相思、赏景羁旅等富贵欢乐的生活和闲情逸致展开。他喜欢描绘宴会上的繁华场景,歌颂美酒佳肴和欢乐的氛围。他也喜欢写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此外,他还喜欢写赏景和旅行的经历,描绘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人们在旅途中的愉悦心情。
这首词是晏殊创作的一首代表作,它不仅在写景抒情方面表现出清丽、精炼和浑成的特点,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描绘富贵欢乐的生活和闲情逸致,晏殊传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他告诉人们,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不仅仅存在于物质的享受中,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晏殊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相对和平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反映了人们对富贵欢乐生活和闲情逸致的向往和追求。他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示。晏殊的创作成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艺术成就,更是对那个时代文化繁荣和人们生活追求的真实写照。
《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创作背景详情»
怀,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整篇赏析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词人对离情别绪的深刻感受。
首先,词人通过描写富贵住所中的“玉楼”、“朱阁”、“金锁”,展示了主人的富贵和豪华。然而,词人通过使用“横”字,暗示了主人内心的不快和隐秘。这一描写表达了主人对离别的痛苦和离愁的深重感受。
接着,词人通过描写春天的变迁和岁月的更替,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他通过使用“破”字,道出了内心的感伤和对春天逝去的思念。同时,他通过加上“寒食清明”的缀语,增添了一层凄凉的氛围。
然后,词人从女方的角度来思忖,以己度人。他通过描写窗间的月牙和帘外的落英,表达了对女方思念的想象和幽怨之情。这一描写生动逼真,令人艳羡。同时,词人也隐隐地暗写了自己对女方的思念和无法消除的离情别绪。
最后,词人直抒胸怀,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词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的离愁别绪。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词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他内心的感受,从而引发共鸣。这篇赏析充满了情感和意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赏析详情»
晏殊(991-1055),字同叔,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他出生于抚州府临川城(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父亲是抚州府手力节级官员。晏殊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和他的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北宋词坛上享有盛誉,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他们的词作风格独特,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晏殊的词作以婉约清丽、含蓄深沉为特点,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他的词作流传至今,被誉为北宋词坛的代表之一。
晏殊的散文作品也颇具影响力,他的散文以叙事流畅、描写细腻为特点,常以历史典故和人物传记为题材,展现了他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晏殊在1055年去世,享年64岁。他的词作和散文作品为后世文人所推崇,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