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翻译:满街上杨柳绿色的丝状烟雾,勾勒出了清明二月的天空。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翻译:好似隔着窗帘看到花树摇曳,女郎撩乱地送秋千。
注释:好是:意同“好似”。花树:此指亭亭玉立的女子。撩乱:纷乱。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翻译:雕阴寒食时节吸引了许多游人,金凤罗衣湿润着麝香的气息。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翻译:心如断肠地走进城市的芳草路上,淡红色和香白色的花朵一簇簇地绽放。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
翻译:在开元坡下,太阳刚刚斜照,拜扫完归来时乘坐着钿车。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翻译:可惜几株红艳的花朵,不知道今晚会落在谁家。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
翻译:马儿傲慢,风疾驰,玉鞭长长的,只留下一阵花香。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翻译:闲人不必费力去争夺,好花都属于富家子弟。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
翻译:雨丝烟雾中的柳树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清明,金屋中的人们闲适地享受着凤笙的温暖。
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
翻译:整天都过得无所事事,隔着街道都能听到筑气球的声音。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⑴丙辰年:即公元896年(唐昭宗乾宁三年)。丙辰年是中国农历的一个年份,对应公历896年。唐昭宗乾宁三年是指在唐朝昭宗年间的第三个年份,也就是公元896年。
⑵好是:意同“好似”。花树:此指亭亭玉立的女子。好是在这里的意思是“像”,用来形容花树,指的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
⑶撩乱:纷乱。撩乱是一个动词短语,意思是使某物变得纷乱或混乱。在这里,它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状态的纷乱。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注释详情»
韦庄的五首七绝是他在公元890年(唐昭宗乾宁三年)鄜州过寒食节期间所写的。在这个节日里,他到城外踏青游赏,欣赏到了春日的美景和当地的民俗,将这些美景和民俗写成了五首七绝。这些诗歌的语言清新典雅,格调婉曲优美,给人一种清爽怡人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
韦庄的诗歌中融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用细腻的笔端描绘出了春日的美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他描述了春天的阳光明媚,花草繁茂,鸟儿欢快的歌唱,给人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感觉。他还描绘了当地的民俗,展现了人们欢庆节日的场景。这些描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乐趣,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韦庄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他运用了七绝的形式,使诗歌更加紧凑和有力。他的诗句流畅自然,字字珠玑,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诗歌中融入了一种婉转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和细腻。他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民俗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总之,韦庄的五首七绝是他在鄜州过寒食节期间所写的,这些诗歌语言清新典雅,格调婉曲优美,给人一种清爽怡人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春日美景和当地民俗的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韦庄的诗歌充满了情感和思想,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鉴赏详情»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词人,出生于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他是汉族,是文昌右相韦待价的七世孙,也是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
韦庄与温庭筠一起被称为“花间派”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风格相似,因此也被合称为“温韦”。韦庄擅长写诗,他的长诗《秦妇吟》以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为题材,在当时非常有名气,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三绝”。
韦庄的诗集《浣花集》共有十卷,后来还有人将他的词作辑录为《浣花词》。《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共三百一十六首。
关于韦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具体的资料并不确定,只能大致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