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春天的时候去郊外游玩,风吹着满头的杏花。原野小径上走来一个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的少年,我想如果能嫁给他,这一生就满足了。即使被他无情地抛弃了,我也不会后悔。
注释:《思帝乡》是唐代教坊曲名,后来用作词牌。这首词的字数有三十三至三十六个字,平韵。这篇词的韵脚分别是“游”、“头”、“流”、“休”、“羞”。陌指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这里指野外的道路。年少即指少年,青年人。足是程度副词,表示非常。风流指风度潇洒,举止飘逸,洒脱放逸,风雅潇洒。妾是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拟表示定、准、必的意思,与“打算”的用法不完全相同,表示想要。与表示给,这里省略了宾语。休在这里指喜悦、欢乐。纵即纵然,表示即便。弃表示抛弃、弃置。不能羞表示不会感到害羞后悔,即也不在乎。纵被二句表示即使被他无情地抛弃了,我也不会后悔。
《思帝乡·春日游》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诗人韦庄的生平和创作环境。韦庄生活在黄巢之乱的时期,经历了流离失所的困境。尽管后来他在成都(后蜀)定居并担任宰辅,但他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仍然感到慨叹。据《古今词话》记载,韦庄曾有一位深爱的姬妾被王建假托教导宫女而被囚禁在宫中,最终未能重见天日。这个事件引发了许多与韦庄有关的词作。这首词的曲调是《思帝乡》,应该是韦庄怀念唐朝时光的作品。 《思帝乡·春日游》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少女在春天的阳光下,展现出青春的热情和对少男的大胆追求。她勇敢地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婚姻自由和真爱。这首词表达了不顾一切追求纯真爱情的主题,展现了一个渴望婚姻自主的女性典型。
词中通过对少女心理活动的传神描写,塑造了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女性形象。在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被剥夺了自由恋爱的权利,这个典型的形象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由于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这种一见钟情的爱情往往会转瞬即逝,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这是封建社会妇女不幸处境的产物。
词的开头写的是春天的游玩,女主角在游玩中遇到了男主角。虽然只是简单的叙述,但已经为后文的感情描写做了很好的准备和渲染。春天是感情的春心觉醒的时节,一切都表现出生命的觉醒和跃动。接着,词中出现了“杏花吹满头”的描写,点明了时节是早春,杏花的花瓣落在游玩的女孩头上,形成了一幅缤纷美丽的景象。这些描写展现了春光明丽、少女欢快的场面。
前两句以八个字刻画出女主角在春光中萌发了对意中人的追求之心。这已经为后面的感情发展培养和渲染了足够的气势。接下来,词中出现了一个漫步在原野小径上的少年公子,虽然女主角并不认识他,但他的风度和神采吸引了女主角的注意,引起了她的爱慕。九个字的长句“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表达了女主角对男主角的爱慕之情,读起来充满了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少女的青春热情和对少男的大胆追求,展现了一种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主题。尽管这种一见钟情的爱情可能会因为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而转瞬即逝,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但这首词依然展现了一个渴望婚姻自主的女性形象。同时,词中的描写也展现了春光明丽、少女欢快的场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思帝乡·春日游》赏析详情»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词人,出生于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他是汉族,是文昌右相韦待价的七世孙,也是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
韦庄与温庭筠一起被称为“花间派”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风格相似,因此也被合称为“温韦”。韦庄擅长写诗,他的长诗《秦妇吟》以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为题材,在当时非常有名气,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三绝”。
韦庄的诗集《浣花集》共有十卷,后来还有人将他的词作辑录为《浣花词》。《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共三百一十六首。
关于韦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具体的资料并不确定,只能大致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