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行》原文赏析

  • liáng
    xíng
  • [
    liǎng
    hàn
    ]
    cáo
    zhí
  • fāng
    qiān
    shū
    fēng
  • zaī
    biān
    hǎi
    mín
    shēn
    cǎo
    (
    cǎo
    zuò
    cǎo
    shù
    )
  • xiàng
    qín
    shòu
    xíng
    zhǐ
    lín
  • chái
    mén
    xiāo
    tiáo
    xiáng

原文: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草野 一作: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相关标签:初中古诗同情人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注释:异气:气候不同。殊:不同。
剧:艰苦。
寄身:生活。
草野:野外、原野。
妻子:妻子和儿女。
象:像。
行止:行动的踪迹。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萧条:冷清。
翔:悠闲自在地行走。
宇:房屋。 《梁甫行》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曹丕上位后,诗人的贫困生活与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相映成趣。 《梁甫行》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深刻的方式描绘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展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诗中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生动地呈现了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语言简练而意义深远。

诗中的“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为“剧哉边海民”提供了衬托。虽然各地情况不同,但边海民的生活却是最艰难困顿的。

“寄身”三句生动地描写了边海民的悲惨生活。他们被迫居住在“草野”中,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们像禽兽一样生吞活剥,巢息穴居。他们不敢出来,每天只能躲在山林中,行动受到阻碍。诗中的一个“依”字表现了逃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他们靠在林中采集食物来维持生计,靠险阻的坳壑来躲藏。他们害怕暴露行迹,白天不敢出来,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逃民们每天与狐兔争食争住,而他们原来的家园却变成了狐兔们的王国。这是一幅非常可悲的画面。这两句扩大了诗的内涵,不仅让人感受到逃民们的伤心和落泪,还展示了生产凋敞、村落萧索的更广阔社会图景。这两句也扩大了诗的境界,前三句是诗人眼中的情景,而这两句是诗中人心里的想象。这一点常常被人忽略,以为这两句也是描写“边海民”惨苦生活的,与前三句配合,写出了住处的荒凉。然而,实际上,已经与禽兽混迹的“边海民”对“狐兔翔我宇”并不会感到惋惜。这使得诗的内容和形象减色,因此对这首诗的理解并不是写“边海民”,而是写逃到“边海”之“民”的。

曹植在《谏伐辽东表》中曾劝曹叡“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这首诗直接呼吁关注民生疾苦。在建安诗人中,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题材极少,因此这首诗更加珍贵。 《梁甫行》赏析详情»

两汉诗人曹植的照片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是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他是三国曹魏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同时也是魏文帝曹丕的弟弟。在他生前,他曾被封为陈王。去世后,他被追封为陈思王。因此,他也被称为陈思王曹植。

曹植以其在文学上的造诣而闻名,后人将他与曹操和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谢灵运更是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称他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说明曹植在文学领域的才华非常出众。

在王士祯的论述中,他认为在汉魏以来的两千年间,只有曹植、李白和苏轼这三位诗人可以被称为“仙才”。这也再次证明了曹植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于曹植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192年,去世于232年。他的谥号是“思”。

猜您喜欢

杂诗七首·其一

两汉 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铜雀台赋

两汉 曹植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三国志》版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

名都篇

两汉 曹植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