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原文赏析

  • nán
    xiāng
    ·
    miào
    shǒu
    xiě
    huī
    zhēn
  • [
    sòng
    dài
    ]
    qín
    guān
  • miào
    shǒu
    xiě
    huī
    zhēn
    shuǐ
    jiǎn
    shuāng
    móu
    diǎn
    jiàng
    chún
    shì
    nián
    kuī
    sòng
    dōng
    lín
    zhī
    lòu
    qiáng
    tóu
    bàn
    shēn
  • wǎng
    shì
    suān
    xīn
    shuí
    dāng
    nián
    cuì
    dài
    pín
    jìn
    dào
    yǒu
    xiē
    kān
    hèn
    chù
    qíng
    rèn
    shì
    qíng
    dòng
    rén

原文: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相关标签:题画南乡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有人为崔徽画了一幅肖像,画上的两眼清澈明亮如同秋水剪成,嘴唇红润如用朱色点染。画面是一幅半身像,犹如东邻女偷看宋玉,墙头半遮玉体一样。她曾有一段辛酸的往事,谁还记得当年皱眉的时候呢?都说如此高超的画技,如此美艳的人,可是看过之后却有些遗憾,可惜不是真人,不通情愫。这样美丽的女子,即使无情也是很动人的。

注释: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原为单调,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
妙手:技艺高超者。写;画。徽真;唐代有倡女崔徽,与裴敬中善,尝托入写真以寄。真:指肖像。
水剪双眸:形容眼波美丽。点绛唇:在画像上染出红唇。
“疑是”三句:用东邻窥宋玉的典故写女子之美与多情。宋玉东邻的少女常在墙头偷看他。典出《登徒子好色赋》。
翠黛:画眉所用螺黛,青黑色,以之代称眉毛。颦(pín):蹙额皱眉。
尽道:尽管说。堪恨:可恨。
“任是”句:引用罗隐《牡丹》诗:“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题画词的创作时间。根据两种说法,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可能是在元丰元年(1078年)四月,或者是在元祐五(1090年)至元祐八年(1093年)作者居京期间。其中,第一种说法是指秦观在1078年四月到徐州拜谒苏轼,并在那里题写了苏轼所藏崔徽半身像的词。而第二种说法则是指在1090年至1093年期间,作者居住在京城期间创作了这首词。这些不同的说法为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提供了两种可能性,但具体的时间仍然存在争议。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词的开头以“妙手写徽真”为题,表明了这是一幅由高明肖像画师绘制的崔徽的真实画像。据元稹的《崔徽歌》中所述,画师丘夏擅长描绘人物容貌,可以尽情地表现。接下来的描写将展现画中人物的容貌,同时也展示了画师的神奇技巧。

在苏东坡的诗中,崔徽的形象被描绘为“玉钗半脱云垂耳,亭亭荚蓉在秋水”,只用了十四个字来概括。而少游则用了七个字来描述她的眼睛和嘴唇:“水剪双眸点绛唇”,给人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就像工笔画与剪影之间的差别,更加精细。这并不是说少游比东坡更高明,而是因为诗和词的性质不同。东坡写的是七言古诗,适合用粗笔勾勒,所以比较粗糙;而少游写的是小词,允许加入一些点染,所以更加细腻。李贺的《唐儿歌》中有“一双瞳人剪秋水”的描写,江淹的《咏美人春游》中也有“昵珠点绛唇”的表达,这些都是他们的用词的来源。眼睛和嘴唇是最能展现美人神采和情韵的部位,再加上水波的光芒和绛脂的艳丽,无疑会让人心目一动。

接下来的一句“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继续描述了这幅写真的画面,透露出画的是崔徽的半身像,并借用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一段文字来增加情趣。赋中描述了宋玉东邻的女子私下喜欢他,偷偷地登墙观望了三年之久。这个情节与崔徽本身并无关系,只是因为画像是半身的,所以想到了邻女窥宋玉,墙头遮挡了一半身体的形象。这样的描写似乎是词人在玩弄文字游戏,有些牵强,离开了词的情感,写出了一些失败的笔触。然而,“疑是”并不是实际上的,而是类似的意思。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述了邻女的美丽之处,如“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等等,这些可以用来形容崔徽,以弥补前句描绘的不足,这就是词中使用宋玉赋的含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妙手写徽真”为题,通过描绘崔徽的容貌和画师的技巧,展现了这幅画像的真实性。同时,通过借用宋玉的赋文,增加了情趣和意境。这首词在描写崔徽的美丽和神采时,运用了细腻的笔触,使人感受到了她的魅力。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秦观的照片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

猜您喜欢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宋代 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

宋代 秦观

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身有恨,恨无穷,星河沈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三月晦日偶题

宋代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