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们就像从南飞来的燕子与向北而归的鸿雁,偶尔相逢,带着凄惨悲愁的面容。想当年都是黑发红颜,而此时重见却是两个衰朽的老翁。分别后世事悠悠您就不用问了,无限的事情,都在不言中。
面前的珍珠美酒滴滴红,不用行色匆匆,尽管把酒斟满在金钟。这一阵饮酒之后,我们又要像落花流水一样各奔西东。以后的相聚不知道又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见江面烟雾腾腾,暮云叠叠重重。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南来”句:此句仿南朝陈江总《东飞伯劳歌》“南飞乌鹊北飞鸿”句意,借喻久别重逢的友人。
绿鬓朱颜:黑发红颜,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衰翁:老翁。
悠悠:思念貌;忧思貌。
小槽: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春酒: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
金钟:酒杯之美称。钟,酒器。
烟浪:雾霭苍茫的水面,同“烟波”。唐刘禹锡《酬冯十七舍人》诗:“白首相逢处,巴江烟浪深。”
暮云重:喻友人关山远隔。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在这一年的四月,秦观被调职到衡州,而苏轼也被允许内迁。这对经历了许多困难的师生都希望能够尽快见面,共同聊聊彼此的离别之情。六月份,他们终于在康海相见。为了纪念这次重逢,秦观创作了《江城子》这首词。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围绕秦观和苏轼这对师生在落难中相会的情景展开。文章首先描述了他们相见时的愁容满面和苍苍的两鬓,暗示了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和无望。接着,文章分析了词中所表达的凄凉气氛。起句中的比兴“南来飞燕北归鸿”虽然带有一丝喜悦,但紧接着的“偶相逢,惨愁容”表明他们相见之初就已经愁苦不堪。他们历经艰辛的贬谪,虽然有了内徙的好消息,但并未带来欢悦,他们仍然心怀重重顾虑,甚至准备一死。词的下阕写的是饯别的情景,秦观备酒为苏轼饯行,虽然雷州经济落后,但秦观的殷勤劝酒和师生情谊深厚令人感动。最后一句“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以景结情,表达了秦观对苏轼前途未卜的担忧和深深的情感。整篇赏析通过对词中细节的分析,揭示了秦观和苏轼在落难中的苦楚和深情。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赏析详情»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