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峦叠翠的绿叶影里,遍地的千叶海棠宛如灿烂的锦绣明霞。紫腻红娇的花儿仿佛永远也扶不起的娇弱美人般惹人怜爱。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此时正是最美好的观赏时节。娇巧的花朵因春寒而没有完全绽放,却被温柔的春光滋养白里透红,仿佛白净的美人涂抹了胭脂红一般。小亭分外寂静,没有人声,可这春日的宁静又被那幼小的黄莺一声婉啭的啼鸣打破。
还记得当初与心爱的人儿携手游于花丛中的情景,我不时为她撷取一枝美艳的海棠簪于鬓发,风韵在她的神采之间流荡。我们每一个软语温存的细节都没有逃过花儿的眼睛,然而冬去春来,花儿在不断地辗转开放,我们那软语相怜的情景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浅斟低酌,现在只是微微有些醉意,怎么能够就此归去呢?夜深之时我还要与花同眠,即使到了明日我也还要在这里与花儿相守。要不然等春归去之后,又到哪里去寻找诗料呢?恐怕到时即使是愁肠寸断,也写不出什么诗篇来。
注释:
念奴娇: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该调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
宜雨亭:亭名,在张鎡的南湖别墅里。
千叶海棠:海棠的一个品种。千叶:指重迭的花瓣。
绿云:喻指海棠枝叶的茂密。
明霞:形容海棠花的鲜艳美丽。
文绣:绣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形容花叶色彩之美。
紫腻红娇:指深浅不同的海棠花。
扶不起: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出海棠娇嫩之态。据《明皇杂记》载,唐玄宗曾赞杨贵妃的醉态:“岂是妃子醉耶?海棠睡未足耳。”此处暗用其意。
好是:正好在于。
胭脂透:指花蕾尖红透。
芳阴:花丛中。
双波:指双目含情。
小语:细语。
争得:怎得。
相守:相伴。
诗瘦:为吟诗而使人瘦。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名叫张鎡的南宋时期的文人。张鎡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张浚的曾孙,生活奢华富裕。他曾担任过大理司直、直秘阁、婺州通判、司农少卿等职务。他曾经在南湖修建了一座园林,这座园林非常美丽。在南湖别墅的宜春亭上,张鎡欣赏着千叶海棠,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于是他拿起笔写下了这首《念奴娇》。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创作背景详情»
为写人,从“小亭人静”开始,词人将目光从花转向了人。这两句以“小亭人静”作为开头,一下子将词情转移到了亭中的人物身上。亭中人静,意味着此时此刻只有词人一人,没有其他人的打扰,更能专心欣赏花的美景。而“嫩莺啼破清昼”一句,则是通过描写早莺的啼鸣,表达出清晨的宁静被打破的情景,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激动和思绪的起伏。
接下来的两句,“独自倚栏,无限思量”,写出了词人独自倚栏思考的情景。词人独自倚栏,意味着他在这个时刻,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思考着一些问题,或者是感叹生活的美好。而“无限思量”则表达了词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他的思绪没有边界,可以无限延伸。
最后两句,“花开花落,人生如梦”,以花开花落作为开头,将花的生命与人的生命进行了对比。花开花落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生命的循环。而“人生如梦”则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和感慨,生命如同一场梦境,转瞬即逝,需要珍惜和把握。
整篇赏析通过描写海棠花的美景和词人的情感,展现了海棠花的娇美和生命的短暂。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整篇赏析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赏析详情»
蒙泉岁晚,偶扁舟、同泛一池寒渌。四者难并谁信道,草草幽欢能足。美景良辰,赏心乐事,更有人如玉。今宵此会,陋邦惊破衰俗。
豪俊傅粉诸孙,几年分袂,一笑还相逐。痛饮厌厌清夜永,那管更深催促。宋玉词章,陶潜风概,况继前贤躅。故人未至,座中仍对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