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诗序》原文赏析

  • shī
  • [
    táng
    dài
    ]
    liǔ
    zōng
    yuán
  • guàn
    shuǐ
    zhī
    yáng
    yǒu
    yān
    dōng
    liú
    xiāo
    shuǐ
  • huò
    yuē
    rǎn
    shì
    cháng
    xìng
    shì
    weí
    rǎn
  • huò
    yuē
    rǎn
    míng
    zhī
    néng
    weì
    zhī
    rǎn
  • chù
    zuì
    zhé
    xiāo
    shuǐ
    shàng
  • shì
    èr
    sān
    yóu
    jué
    zhě
    jiā
    yān
  • yǒu
    gōng
    jīn
    jiā
    shì
    ér
    míng
    néng
    dìng
    shì
    zhī
    zhě
    yóu
    rán
    gēng
    gēng
    zhī
    weí
  • zhī
    shàng
    mǎi
    xiǎo
    qiū
    weí
    qiū
  • qiū
    dōng
    beǐ
    xíng
    liù
    shí
    quán
    yān
    yòu
    mǎi
    zhī
    weí
    quán
  • quán
    fán
    liù
    xué
    jiē
    chū
    shān
    xià
    píng
    gài
    shàng
    chū
  • liú
    ér
    nán
    weí
    gōu
  • suì
    leì
    shí
    sài
    weí
    chí
  • chí
    zhī
    dōng
    weí
    táng
  • nán
    weí
    tíng
  • chí
    zhī
    zhōng
    weí
    dǎo
  • jiā
    shí
    cuò
    zhì
    jiē
    shān
    shuǐ
    zhī
    zhě
    xián
    yān
  • shuǐ
    zhì
    zhě
  • jīn
    shì
    jiàn
    zaī
    gài
    liú
    shèn
    xià
    gài
    guàn
  • yòu
    jùn
    duō
    shí
    zhōu
  • yōu
    suì
    qiǎn
    xiá
    jiāo
    lóng
    xiè
    néng
    xìng
    yún
    shì
    ér
    shì
    leì
    rán
    suī
    ér
    zhī
  • níng
    bāng
    dào
    zhì
    ér
    weí
    zhě
    yán
    zhōng
    weí
    ruì
    ér
    weí
    zhě
  • jiē
    weí
    zhēn
  • jīn
    zāo
    yǒu
    dào
    ér
    weí
    beì
    shì
    fán
    weí
    zhě
    ruò
  • rán
    tiān
    xià
    néng
    zhēng
    shì
    zhuān
    ér
    míng
    yān
  • suī
    shì
    ér
    shàn
    jiàn
    wàn
    leì
    qīng
    yíng
    xiù
    chè
    qiāng
    míng
    jīn
    shí
    néng
    shǐ
    使
    zhě
    xiào
    juàn
    ér
    néng
  • suī
    wén
    weì
    shù
    wàn
    láo
    lóng
    bǎi
    tài
    ér
    suǒ
    zhī
  • máng
    rán
    ér
    weí
    hūn
    rán
    ér
    tóng
    guī
    chāo
    hóng
    鸿
    méng
    hún
    liáo
    ér
    zhī
  • shì
    zuò
    shī
    shí
    shàng

原文: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写景抒愤序文

译文及注释

自己的心灵。愚溪的美景,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愚丘是我在愚溪上买下的一块小山丘。从愚丘向东北走六十步,我发现了一处泉水,我将其称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位于山下平地,泉水从地下涌出。泉水汇合后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被称为愚沟。为了保护泉水,我运土堆石,堵住了泉水的通道,建造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有一个愚岛,周围有美丽的树木和奇特的岩石。这些景色都因为我而被称为愚字所玷污。



虽然愚溪的水道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无法进入大船,幽深浅显狭窄,蛟龙不屑于此,不能带来云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如玉色光洁清澈,能像金石一样铿锵作响,能使愚蠢的人眷恋,喜爱得不忍离去。我虽然与世不合,但我仍然能够写一些文章来安慰自己的心灵。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装糊涂,颜子从不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见解,他们都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愚笨。而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样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没有人能与我争夺这条溪水,我拥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愚溪诗序》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而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在永州期间,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幸事件,包括母亲的去世和王叔文的处死,同时还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十分压抑。

然而,在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柳宗元在永州的城郊发现了一个名为冉溪的地方。他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决定在这里结茅树蔬,开始了与自然为伴的生活。为了纪念这个地方,他将其改名为“愚溪”。

在愚溪生活的期间,柳宗元写下了一首名为《八愚诗》的诗作,并将其作为诗的序言。这首诗以幽默的方式描绘了八种愚蠢的行为和思想,旨在警示人们远离愚蠢,追求智慧和真理。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柳宗元的才华和智慧,也反映了他在愚溪生活中的心境和思考。

柳宗元在愚溪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与自然相融的环境中,他得以远离尘嚣和政治纷争,沉浸于思考和创作之中。这段创作背景不仅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情感和意境,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愚溪诗序》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抗议吗?所以,柳宗元改溪名为愚溪,是对黑暗政治的抗议和讽刺。

《愚溪诗序》中还提到了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写作《八愚诗》的背景。他在永州深感愤懑和不平,于是写下了一组寄情于山水的诗。然而,《八愚诗》已经亡佚,我们无法直接欣赏到这组诗的内容。但是通过《愚溪诗序》,我们可以了解到柳宗元写作《八愚诗》的初衷和心境。

在《愚溪诗序》中,柳宗元还对溪水的更名进行了解释。他提到了冉溪和染溪这两个名称的由来,以及为什么要将其改名为愚溪。他说自己因为犯了罪被贬到潇水,而在这里找到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安家。然而,对于这溪水的名称,当地人争论不休,无法达成一致。于是,柳宗元决定将其改名为愚溪,以表达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抗议和不满。

通过《愚溪诗序》,我们可以看出柳宗元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和抗议。他以愚溪的更名为例,讽刺了黑暗政治对人民生活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他通过诗序中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怒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所写的序,通过对溪水更名的解释,表达了他对黑暗政治的抗议和不满。这篇序言展示了柳宗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不公平的批判,具有一定的文学和政治意义。 《愚溪诗序》赏析详情»

札记

柳子少年得志,成为京师学人中的佼佼者,后来以博学鸿辞科的进士身份脱颖而出。博学鸿辞科是最难考的科目之一,竞争异常激烈。一旦考中,就可以直接被委任为治理一方的最高长官。

本来柳子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他却不慎卷入了当时风头正劲的王叔文集团。王氏虽然有改革思想,但他却参与了皇子的夺嫡之争。结果,他全力反对的皇子李纯上台了,成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宪宗。王氏因此只能以死相谢。而柳子由于与王氏有牵连,原本光明的政治前途也被彻底毁掉了。

从京师的高官被贬到湖南永州当一个州司马,按理来说并不算太惨。然而,柳子内心的落差却是巨大的。他或许百思不得其解,为自己不经意间陷入这种厄运而悔恨交加。作为精通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大师,柳子的反思当然与凡夫俗子的自暴自弃或以酒消愁不同。

在永州郊外的一条水流不大、有着峻急坻石、幽邃浅狭的小溪边,柳子安顿下来。也许是因为心中无处倾诉被贬来湘的苦楚,柳子自嘲自己是因为“愚”而得罪了天子。于是,他给这里的溪、丘、泉、沟、池、堂、亭、岛这八个景物都加上了一个“愚”字。或许在柳子的心中,一个本应有着美好政治前途的年轻朝廷高官,一下子落到了边远地区当小司马,不是源自自身的“愚”又是什么呢?这八个景物上都加上了一个“愚”字,可见柳子内心的痛悔有多么深重。

柳子是饱读诗书的大才子。既然谈到了“愚”,他那“穿穴古今”的本事就得到了充分发挥。《论语》中有宁武子,孔子称赞他的政治智慧和处事的练达。一般人能学到宁武子的智慧,却无法达到他身处乱世的“愚”。宁武子的“愚”并非愚笨,而是大智若愚。孔子也说颜子“终日无违如愚”。然而,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颜子能闻一而知十,聪明的子贡也自叹只能闻一以知二。孔子所说的“愚”并非真正的愚笨,而是一种智者的谦逊和深思熟虑。

柳子的境遇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才华和追求。他在湖南永州的小溪边,以“愚”字命名的八个景物,反映了他内心的痛悔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柳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遭遇挫折和不公,也要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放弃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愚溪诗序》札记详情»

赏析二

锵呜”言其声,“潺潺流淌”言其动,“溪水之奇”言其景。而人方面,则以“愚者”自居,以“愚者之乐”来表达愚者对于溪水的喜爱和享受。通过对溪水的描写和对愚者的赞美,展现出愚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最后一段,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作者以自己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愚者的理解和认同。他认为愚者虽然被世人看作是愚蠢的,但他们却能够从简单的事物中找到乐趣,享受生活。而《八愚诗》正是通过对愚者的赞美和歌颂,来表达对于简单快乐的追求和对于世俗观念的反思。通过这篇文章,作者不仅展现了自己对于愚者的理解和认同,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无奈和愤慨。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通过对愚溪的描写和对愚者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无奈和愤慨。同时,通过托物兴辞和议论、叙事、写景的有机结合,使文章既有深意又富有艺术性。整篇文章结构严谨,议论清晰,叙事井然,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愚溪诗序》赏析二详情»

鉴赏要点

鉴赏要点:

1. 托物兴辞,寓意深远:作者通过托物兴辞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批判。

2. 结构紧凑,向心力强:文章以“愚”字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具有朝着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紧凑。

3. 善于布局,立体感强:文章在描写愚溪八景时,布局巧妙,位置和距离交代清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立体感。

4. 议论、叙事、写景有机结合:在短篇幅内,作者巧妙地将议论、叙事和写景三者结合起来,使文章既有清晰的议论,又有井然有序的叙事和生动的描写。

5.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文章中有一些字加了点,需要注意其正确的读音,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愚溪诗序》鉴赏要点详情»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即古代和现代的用词含义不同。例如,古代的“牢笼”指的是关住鸟兽的东西,而现代则指监狱。通假是指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比如“纪”通“记”,在溪石上记录。词类活用是指词类的灵活运用,比如方位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多种不同的意思,比如“为”可以表示叫做、筑成、是、假装、算是、称作等。虚词用法是指虚词在句子中的特殊用法,比如“之”作为结构助词,表示所属关系。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文言语言的特点和变化。 《愚溪诗序》文言现象详情»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照片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哲学家、儒学家和政治家。他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著名作品包括《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被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由于他是河东人,人们称他为柳河东。此外,他曾担任柳州刺史,因此也被称为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一起被认为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他们被合称为“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柳宗元的诗歌和文学成就都非常杰出,他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时难分轩轾。

关于柳宗元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773年,逝世于819年。

猜您喜欢

封丘作

唐代 高适

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一)封丘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破,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二)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代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夜别韦司士

唐代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