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御赴安西》原文赏析

  • sòng
    shì
    ān
    西
  • [
    táng
    dài
    ]
    gāo
    shì
  • xíng
    duì
    feī
    péng
    jīn
    biān
    zhǐ
    tiě
    cōng
  • gōng
    míng
    wàn
    wài
    xīn
    shì
    beī
    zhōng
  • zhàng
    yàn
    zhī
    beǐ
    qín
    chéng
    tài
    bái
    dōng
  • hún
    chóu
    chàng
    kàn
    bǎo
    dāo
    xióng

原文: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相关标签:送别惜别壮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作为旅行者,面对着飞蓬(指风),手持金鞭指挥着骏马。远行万里之外,为了追求功名,万千心事都寄托在一杯别酒中。安西都护府位于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之北,长安位于秦岭太白峰以东。离别时不要难过,就让宝刀来实现你的雄心壮志吧。

注释:李侍御,名不详。侍御是指专门负责纠察非法行为的官员,有时也会被派往州郡执行任务。安西都护府的治所位于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骢(cōng)是指黑色的骏马。虏(lǔ)障是指防御工事。燕支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太白东具体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离魂指离别时的心情。惆怅意思是失意、难过。宝刀雄指在边地作战建立军功的雄心壮志。 《送李侍御赴安西》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天宝十一载的秋天,身处长安。这个时期,他正怀揣着展示自己才能、追求功名的愿望,渴望能够在军中有所作为。然而,他的朋友却已经先他一步选择了这条道路,这让他心生羡慕之情。为了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高适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这首诗是在天宝十一载的秋天创作的,当时的长安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城市,文人墨客云集,各种才艺和抱负在这里交汇。高适正处于壮年时期,怀揣着追求功名的梦想,渴望能够在军中有所作为。然而,他的朋友却已经先他一步选择了这条道路,这让他心生羡慕之情。

在这个时期,军队是一个展示才能、获得功名的重要途径。许多年轻人都选择了投身军队,希望通过战功来获得官职和荣誉。高适也对此心生向往,他渴望能够在军中有所作为,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他的朋友已经先他一步选择了这条道路,这让他感到无比羡慕。

为了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高适写下了这首送别诗。他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这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前程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了高适内心的不安和迷茫。

这首送别诗展现了高适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折射出他自己对功名的渴望和追求。通过这首诗,高适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高适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追求和心境。 《送李侍御赴安西》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展现了李侍御的壮志豪情和远征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李侍御的深深祝福和期待。



整首诗以豪情壮志为主线,通过描绘李侍御远征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他的英勇和决心。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丰富和深刻。首联以“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开篇,通过形容李侍御跨马远征的形象,展现了他的轻捷和气势。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表达了送别之际的深情和祝福,同时也暗示了李侍御远征的艰辛和担忧。颈联“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描绘了李侍御远征的路线和目的地,展现了他的决心和远大抱负。尾联以广阔的画面描绘了安西与长安相距万里的情景,表达了李侍御远征的艰辛和归途的茫茫。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李侍御远征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他的英勇和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祝福和期待。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丰富和深刻。整体结构紧凑,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享受。

《送李侍御赴安西》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高适的照片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出生于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他是唐代大臣、诗人高侃的孙子。高适曾担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并被封为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他于永泰元年正月因病去世,追赠礼部尚书,并被谥号为“忠”。

作为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为“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一起被称为“边塞四诗人”。他的诗歌笔力雄健,气势奔放,充满了盛唐时期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他的文集共有二十卷。

高适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塞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边塞壮丽景色和边塞人民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边塞的艰苦和战乱。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高适的代表作品包括《别董大》、《别李副使》、《塞下曲》等。这些作品以其雄浑豪放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后世的诗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高适是一位杰出的唐代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精神的追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猜您喜欢

夜别韦司士

唐代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听张立本女吟

唐代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送前

唐代 高适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