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为什么天下如此混乱不止,我们还是从头开始说吧。病根就在于那些口口声声说爱百姓却不惜财富的虚伪叛卖,这样一来,问题就越来越糟糕,纠缠不清了。虽然人们的脸色变得更加美丽,但是他们的壮气却消磨殆尽了。出使金国的使臣虽然仪仗盛大,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只知道借机去阴山观赏雪景。自己盼望恢复,连头发都等白了。南宋向金国求和的现象是反常的,试问你宋朝因金的兴起而转弱的这种尴尬局面,到底何年何月才得改变?孔门有仲由这样的雄壮瑟音,实在是孔丘的荣幸。
我们现在应该打出完全不同的崭新的抗战旗帜来。把鹅湖之会时我们所商议的那桩大义反反复复地广予宣传阐述。只要我们据地振臂一呼,那么就会八方响应,奋起抗金的战斗呼声震撼山河大地。可是这些却反成了人家笑为痴狂的话柄。国中无入主率、谋划恢复中原的宏业,犹如洪炉无入扇鞴的样子。想在这其中哪能有永远不化的顽铁。金国并非永远坚如铁板一块。只要君振臣励,上下齐心,努力共事恢复,那么就会有敌军破败,饥地分裂的大胜一日。
注释:贺新郎:词牌名,原名《贺新凉》,又名《金缕曲》等,双调一百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韵。
离乱:由于金统治者发动战事,致使人民转辗流离。
缯(zēng):丝织品。累(lěi):缠绕牵连。
冠盖:本指冠服和车盖,这里借指南宋使臣。阴山:今蒙古、宁夏一带。泛指中原群山。
亏杀:辜负。辜负了我头上星星白发。意谓盼望北伐把我头发都等白了。
涕出女吴:春秋时,齐君怕吴国来攻打而流着泪把女儿嫁到吴国,希望吴国不要出兵。女吴:把女儿嫁给吴国,女是动词。成倒转:齐国本来强于吴国,所以这样说。这句说南宋向金国求和的现象是反常的。
丘:孔丘。由:仲由,字子路,孔子学生,性刚勇,弹起瑟来有“杀伐之声”。
斩新:同崭新。旗麾:旗帜。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的冬天,地点是江西上饶。当时,辛弃疾和陈亮两位爱国者在这里会晤,他们的聚会成为后人传颂的故事。在这次聚会之后,辛、陈二公因互相思念而命笔唱和,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瑰丽词篇。这首词是陈亮和词的第二首,大约写于淳熙十六年(1189)的春天。它是在接到辛弃疾答陈亮的第一首和词的同调词之后创作的。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词通过回顾宋朝历史,揭露了统治者的投降政策和屈辱外交所带来的恶果。首先,词中提到了宋朝向辽国和金国纳贡的历史,以及这种作法所带来的对方的进一步侵略。作者指出,这种屈辱外交并没有换来和平,反而导致了宋朝的河洛失陷和南渡。更令人吃惊的是,南宋统治者竟然将这种屈辱说成是爱民的表现,将纳贡当作是对土地和人民的关爱。作者通过陈亮的话语“爱吾民、金缯不爱”来揭露这种虚伪的说辞。虽然词中没有详细列举历史事实,但通过“蔓藤累葛”四个字,已经足够揭露宋朝历次丧权辱国的罪责。
接着,词中提到了南宋形势的脆弱和民气的消沉。统治者多年来在“爱吾民、金缯不爱”的掩护下推行投降政策,导致民气和士气的消沉。面对对方的进逼,南宋只能以温顺脆弱的态度去应对,结果只能是珠冠华盖的使者到金廷求和,而无法取得任何胜利。作者感叹自己把头发都等白了,却只得到如此耻辱的现实。通过引用历史故事,如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遭遇,作者批判了宋朝屈服于金国的怪事,指出这种违反常理的投降行为是不可取的。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回顾宋朝历史,揭露了统治者的投降政策和屈辱外交所带来的恶果。作者通过陈亮的话语和历史故事,批判了这种投降行为的愚昧和可耻。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对宋朝屈辱历史的痛惜和对统治者投降行为的不满。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赏析详情»
陈亮(1143—1194)是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他以解头荐而闻名于婺州,因上《中兴五论》而被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他前往朝廷上书论国事。然而,他后来两次被诬陷入狱。
绍熙四年,陈亮以状元的成绩考中进士,被授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的职位。然而,他在未就职之前就去世了,享年52岁。他被追谥为文毅。
陈亮的政论作品气势磅礴,词作豪放。他的代表作有《龙川文集》和《龙川词》。他的传记被收录在宋史中。